黃思思
摘 要: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央高度重視智庫建設,從國際影響力的角度提出對智庫建設的期許。我國智庫目前發(fā)展仍很不完善,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較弱。比較中美智庫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從中找出我國智庫建設的發(fā)展方向,提高其服務決策的信度和效度尤為重要。
關鍵詞:智庫;政府決策;影響力
全球頂級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主席桑頓曾言,衡量一個智庫水平的標準是質(zhì)量、獨立性和影響力。美國擁有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智庫,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在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相比之下,中國智庫發(fā)展起步晚,尚未形成有效的咨詢建議體系,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較弱。
1 美國智庫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
(一)為政策制定提供咨詢
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政府和國會常常主動邀請相關領域的智庫專家參加政府聽證會、咨詢會等政策研討會,征詢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政策。官員同專家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雙方見面機會頻繁,智庫保持同國會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提供咨詢服務和協(xié)助制定議案等途徑影響國會的決策。
(二)開展項目研究
美國智庫會定期針對國內(nèi)外熱點問題開展項目研究,圍繞涉及美國法律政策、社會福利、外事外交等主題成立項目組,將研究成果以研究報告或者出版書籍著作、期刊的形式公布,為政府決策提供有效建議。智庫大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如卡內(nèi)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外交政策》、布魯金斯學會的《布魯金斯評論》等,許多智庫還會出版專著。此外,部分智庫還會承擔政府委托的課題任務,其研究成果往往直接為政府采納。如蘭德公司主動承擔美國軍方大量的研究課題,將研究成果直接反饋到軍方供其決策參考。
(三)召開專題研討會
美國智庫會定期組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官員、媒體人等進行會談,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研討會往往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同時也會緊跟國內(nèi)外熱點事件,時效性很強,因此會吸引政府的關注。智庫也會大力利用媒體宣傳自己的主張和立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官方和民間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引導公共輿論,進而影響政府決策。
(四)“旋轉(zhuǎn)門”機制
美國實行兩黨制,每一次競選都會有新的政府上臺,在背后支持政府官員的部分智庫專家也會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甚至擔任白宮、國務院高級職務,如布魯金斯學會、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兩個智庫就在2009年之后向奧巴馬政府輸送了數(shù)十名官員?!靶D(zhuǎn)門”能最大限度地將智庫思想轉(zhuǎn)為政府政策,而當下一次選舉執(zhí)政者下臺后,這批智庫專家又會回到研究機構(gòu)中去,繼續(xù)發(fā)揮政策咨詢的作用。美國智庫通過這種角色的轉(zhuǎn)變巧妙地影響甚至左右政府決策。
(五)對官員進行培訓
許多智庫開設各種培訓課程,對新入職的政府官員進行任前培訓,如布魯金斯學會專門設有公共政策教育中心,通過舉辦培訓研討班的形式對官員進行培訓;蘭德公司、卡內(nèi)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等都有對國務院官員的培訓項目;大西洋理事會則設有對國防部高級軍官的培訓項目。
2 中國智庫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
(一)承擔政府項目
許多智庫會定期承擔來自政府部門的項目分配,由政府部門安排研究課題,智庫參與到黨委和政府有關重要決策的調(diào)研、討論,負責將研究成果在期限內(nèi)上交給委托部門。通過項目承擔智庫可以向政府傳遞自己的思想主張,進而影響政府決策。此外,在黨委和政府決策時有時也會邀請相關領域?qū)<覅⑴c文件的起草工作,直接參與到政府決策中去。
(二)出版內(nèi)部刊物供領導參閱
比較大型的官方智庫會有直接報送領導閱覽的內(nèi)部刊物,如中央黨校的《思想理論內(nèi)參》、國家行政學院的《咨詢與研究》等 ,以內(nèi)部刊物為載體向領導陳述對于當前國內(nèi)外形勢和熱點問題的意見看法,為領導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這種方式影響較為直接,好處是能夠直接將自己的成果送到?jīng)Q策者面前,但局限性也很明顯,只有少數(shù)有影響力的官方智庫擁有此途徑。
(三)開辦研討班集體學習
近年來,中央政治局會邀請相關智庫專家到中南海講課,就某些社會熱點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種方式對決策層的影響也較為直接。此外,中共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等重點官方智庫還會定期組織召開省部級官員專題研討班,主要討論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宏觀層面對高層決策產(chǎn)生影響。
(四)舉辦學術論壇和會議
各類智庫會定期舉辦一些學術論壇或者研討會,此類論壇往往具有開放性學術研討的性質(zhì),一些重量級論壇也會邀請政府部門高官參加,因此會議成果也會吸引相關政府部門的注意。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在去年首次舉辦“國研智庫論壇2014”,旨在搭建中央、地方、高校和民間智庫交流平臺,促進中國智庫業(yè)的發(fā)展。
(五)借助大眾傳媒
許多智庫專家在媒體上刊登文章,參與電視新聞訪談或進行網(wǎng)絡訪談評論等,從而對當前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外交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討論,亮明自己的觀點,引發(fā)社會輿論及決策機構(gòu)的關注。
3 結(jié)語
中美智庫影響政策決策的途徑有許多共同點,也存在很大差異,這是由不同的歷史、國情和政治制度、文化所決定的。我國智庫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fā)展中為我國政府決策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仍然面臨著各類智庫發(fā)展很不均衡、專業(yè)化程度不夠、宣傳力度不夠等困境,致使我國智庫在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方面同歐美發(fā)達國家之間差距明顯。
隨著中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qū),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則更需要智庫的智慧支撐,這也為智庫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機遇。我們要不斷對比我國智庫同以美國為代表的高端智庫之間的差距,以批判性的理性思維發(fā)現(xiàn)和解決我國智庫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其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 段寶強. 我國思想庫參與政府決策咨詢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9.
[2] 朱旭峰. “思想庫”研究:西方研究綜述[J]. 國外社會科學,2007,01:60-69.
[3] 丁煌. 美國的思想庫及其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J]. 國際技術經(jīng)濟研究學報, 1997,03:31-37.
[4] 戴琮. 中國思想庫的現(xiàn)狀、問題及未來發(fā)展的探討[D].廈門大學,2005.
[5] 韓平. 中國思想庫影響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