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莎美
隔三差五的,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國際友人到訪上海,和我們一起吃飯。不少是第一次來中國,懷著美好的想象和憧憬,特別是對于中國菜。
十之八九,他們會說,請一定帶我去一家上?!白钫凇钡闹袊宛^,我知道,唐人街的中國菜都是改過口味的。
每次聽到這個,我都忍不住好笑,心想,中國菜——你知道中國菜有多少種類和門派嗎?最正宗——真帶你去吃中國人愛吃的各種精心烹飪的動物內臟,你受得了嗎?
好笑歸好笑,我還不能撲滅這些友人對中國菜的熱情和樂觀主義精神。于是,我會反問:你吃辣嗎?
對方常常會一愣,然后說,吃啊,我家廚房常備著墨西哥辣醬和泰式甜辣醬——中國人也吃這些醬嗎?
在尤其是美國人關于美食的有限想象里,“辣”僅限于墨西哥Tabasco辣醬,和蘸泰式春卷用的泰式甜辣醬,中國辣的豐富和狠勁,有點超出了他們的思維疆域。
哦,中國的辣可不一樣,那是非常非常的辣,而且不同地區(qū)辣的方式不一樣,我說。比如四川菜是麻辣,就是吃完之后你的嘴唇會先麻木,然后劇烈顫抖,云南菜是酸辣,又酸又辣,吃完一身汗,比Detox(排毒瘦身)還管用。
電話那頭或屏幕那端,常常是一片沉默。
“他們愛使用一種叫花椒的原料,這個東西會在你的口腔里跳舞,跳到你口腔麻木,渾身大汗?!蔽已a充說。
“哇,那么酷。我想試試,但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有些勇敢的朋友會這么說。
到這里,我的任務就簡單多了——想嘗試點辣的,就帶他們去城中的那些有英文菜單、侍者會說英文、其實也并不太辣的川菜或云南菜館;不敢吃辣的,就直接去吃上海菜或者粵菜。
敢吃中國辣的外國人,基本上也都是生活中的旅行者和冒險家,原因在于,必須有一顆來者不拒的大心臟和行走天下的強健體魄,才能經受住中國辣的生理和心理考驗。
有時,我會指著家里廚房里的“老干媽”辣醬,告訴國際朋友:知道嗎,這是“中國辣”的罐頭版——中國人吃米飯都會拌點這個,每天賣出100多萬瓶。
最近,英國一家報紙報道說,某團隊歷時7年、針對中國10個省50萬人的的研究表明,每周吃辣6~7天的人,死亡率比不吃辣或者一周僅吃一次辣的,要低14%。原因在于,辣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并具有抗癌功效。
我覺得,以后來上海的朋友,可以建議他們花8元錢買一瓶中國的“長壽罐頭”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