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篤行
“生命是本難寫的書”,我的腦海里閃過這句話時,眼前浮現(xiàn)出一些人的面容……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是個詩人,選擇了詩人這一身份,就意味著選擇了苦難與孤獨。
一次他去學校附近的餐館,對老板說:“我給大家朗誦我的詩,能不能給我酒喝?”老板拋過一句:“我可以給你酒喝,但你別在這里朗誦。”現(xiàn)實就這樣赤裸裸地拒絕著海子,拒絕著他對文學的熱情展示,將他推入了更深的寂寞中,那寂寞鋪天蓋地足以淹沒他!
縱然不被理解,縱然忍受著清貧和入骨的寂寞,他依然深情地祝福天下所有人,在塵世中獲得幸福。誰能想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背后是山海關冰冷的鐵軌?
也許在他眼里,死亡是唯一的解脫,死亡是對信仰的祭奠,死亡就是詩的終章。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三毛之所以叫三毛,是因為她喜歡《三毛流浪記》,還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不管怎么說,她確實曾浪跡天涯,而她寫的東西,也確實無法用價格來衡量。
都說苦難造就人生,在三毛倒變成了流浪造就人生。三毛的一生因流浪而變得奇妙而迷離。
撒哈拉是她的天堂吧?那片沒有幾個人喜歡的沙漠,竟成了她的樂土。她說:“每天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边B沙漠這樣的地方,她都能流淌出無盡的熱愛,那她又有什么理由不愛整個世界?如此的深愛,又有誰會想到,她會選擇在出院的前一天自縊?
三毛喜歡自由,所以她從臺灣走到了香港,從西班牙走到了撒哈拉。她在醫(yī)院里所做的選擇,或許是因為已經(jīng)無處流浪了吧?難怪她說她的故鄉(xiāng)在遠方,或許這個世界只是她流浪的一站,死亡只是回家,她又將以另一種形態(tài)的生命開始流浪。
筆落之時,仍是一聲長嘆。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海明威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西班牙內戰(zhàn),一生受傷無數(shù),多次從死神手里逃脫。一次次的傷痛并沒有打倒他,他一次次挺了過來,宛如英雄的豐碑。
他將自己對生命的熱愛揮灑在字里行間,他忠實勇敢地再現(xiàn)了他所處時代的艱辛與危難,而后又在危難中播撒希望的種子。1954年,他憑借《老人與?!窐s獲諾貝爾文學獎。如果說海明威的傳奇故事走到這里就結束了,那真的很完美。然而遺憾的是,他竟在1961年吞槍自殺,終止了自己與命運進行了62年的抗爭。隨著那聲槍響,一個硬漢轟然倒下,桑提亞哥的啜泣聲隱隱地傳來。人們因此感嘆,因此遺憾,因此感受到意志一旦決堤生命就異常脆弱!
于是我想到了海倫·凱勒,哪怕是假想中的三天光明,也要燦爛綻放;我想到了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用苦難鑄成歡樂;我想到了布魯諾,在烈火中點燃黑暗,火光將真理閃耀天下……海子,三毛,海明威,他們原本也可以像這些人一樣啊,卻將豐富精致的人生草草收尾。
生命,確實是本難寫的書。
【點評】本文借助閱讀積累完成了對名人人生的認知:海子、三毛、海明威艱難前行,實現(xiàn)了超乎常人的成功,結束生命的方式卻令人扼腕嘆息。作者深入書中體悟人生,跳到書外思考人生,通過對名人成功和生死的經(jīng)歷,看到生的艱難和可貴,內容生動翔實,讀來頗受觸動。若中國少年都能有這樣的思考和見識,并用這樣細膩質感的語言將其流淌于筆端,該多么讓人欣喜。
☆本文適用考場仿真試題
請以“閱讀豐盈我們的人生”“懂得”“你,讓我疼惜”“珍惜”“成功之后”為題作文,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