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慧
劍橋大學畢業(yè)生約翰·法恩登在《你還覺得自己聰明嗎》一書中講解了該如何回答名校的古怪問題。書中稱:“不排除這種可能,有些問題確實過于刁鉆和‘雷人,但它的價值在于激發(fā)考生思考,對所有人來說都很有啟發(fā)意義?!?/p>
法恩登心目中最刁鉆的問題是劍橋大學某年社會和政治學專業(yè)的面試題:“為什么不讓宜家的經理代替政治家來治理國家?”
在這里,法恩登介紹了回答這一問題的具體步驟。
1.概述式開頭,顯示知識廣度:
“30年來,西方民主國家在公共服務機構私有化方面進行了諸多改革。20世紀80年代,英國的鐵路、電信和電力等部門被私有企業(yè)承包。最近,郵政、衛(wèi)生服務和教育等行業(yè)也踏上了私有化道路?!?/p>
2.回歸問題本身:
“那么,為什么不把整個政府私有化呢?”
3.理性陳述:
“如果就這一問題進行民意調查,說不定大部分人會覺得這是個好主意。私人機構介入公共服務領域,確實是聰明的選擇,但并不代表要讓BP石油公司、萊斯銀行或力拓集團這類民眾褒貶不一的公司接手政府。
“盡管宜家的形象相對正面——直接與客戶打交道,出售設計簡約、價格親民的北歐風格家具,但這與國家運行沒有半點關系。硬要找相似點的話,只能說國家的建設也要走清潔、高效和親民的路線?!?/p>
4.陳述與主題相關的所有知識,
即使與專業(yè)無關:
“20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伯尼斯提出,組織機構擁有巨大的力量。人們不會輕易把權力交給BP石油公司和力拓集團,盡管它們的經理很有才能?!?/p>
5.深入解釋:
“宜家的經理可能是管理方面的專家,這多少是受業(yè)績驅使。而在利潤的激勵下,宜家的經理會始終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狀態(tài)。而官員如果做錯了決定,只要能成功掩人耳目,就可避免下臺的危險?!?/p>
6.強調個人觀點:
“但是,宜家的一個致命缺點是缺乏民主理想。如果讓宜家的經理管理國家,他們能做什么呢?他們可以勝任嗎?如果讓宜家的經理保持原有的工作性質,他們只會將國家作為企業(yè)去經營,努力為股東實現利益最大化,平民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
“治理國家絕非賺錢這么簡單,要為人民謀福利,保證每個人擁有體面的生活、舒適的住所、安全的食品、健康的體魄、完善的教育、平等的機會和言論自由……所有這些只能依靠政治家實現,而非企業(yè)經理。”
7.意味深長的總結:“盡管政府還沒找到實現民主的萬全之策,但這個過程需要政治家和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在保留民主體制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前提下,單純地交出政府職權是不可能的。選舉產生政府官員也是民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選出的官員,還能相信誰呢?除非你希望周末時,政府官員會上門幫你拼裝家具?!?/p>
【素材運用】劍橋大學的面試題雖然刁鉆,考查的卻是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方式。雖然試題看起來很“無厘頭”,可是仔細分析,就可以把這些“刁鉆”的題目變成一道道普通的考題。就像劍橋大學畢業(yè)生法恩登分析的那樣,其實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教授更關注的是,考生通過這樣的考題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以及從中了解到考生是不是他們想要的那種人。
【速用名言】
1.不應把紀律僅僅看成教育的手段。紀律是教育過程的結果,首先是學生集體表現在一切生活領域——生產、日常生活、學校、文化等領域中努力的結果。
——蘇聯教育家 馬卡連柯
2.創(chuàng)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
——美國科幻小說家 阿西莫夫
【適用話題】綜合素質;隨機應變;創(chuàng)造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