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敏,陳大鈞,吳永勝,雷鑫宇,楊世杰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都 610500;2.天津市大港油田第四采油廠,天津 300200;3.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成都 610041;4.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學事業(yè)部,天津 300452)
在油田開采過程中,隨著蒸汽驅油、表面活性劑、聚合物及三元復合驅油等采油工藝技術的實施,原油乳液中的含水率增加,且穩(wěn)定性增強,原油破乳難度增大。目前國內外對原油破乳劑的研究非?;钴S,但由于各油田的原油成分不同,造成了破乳劑使用的專一性,因此必須對破乳劑的破乳機理進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樹狀高分子聚酰胺-胺對水包油(O/W)型原油乳液的破乳效果非常顯著[1-4]。筆者以乙二胺為核制備了支化代為0.5~2.0G的聚酰胺-胺型樹枝狀系列高分子(PAMAM),并且將2.0G PAMAM與環(huán)氧丙烷、環(huán)氧乙烷進行烷氧基化反應,制備了具有多分支結構的聚醚類破乳劑W-PAMAM,考察了整代PAMAM及改性W-PAMAM破乳劑對O/W型原油乳液的破乳性能。
甲醇,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丙烯酸甲酯(MA),分析純,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乙二胺(EDA),分析純,萊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精細化工廠;氮氣(體積分數(shù)為99.90%),東營市宇佳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氫氧化鉀,分析純,煙臺蘭和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乙烯五胺,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投料比 n(EDA)∶n(MA)=1∶8。在水浴條件下向50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96 mL MA,將8.9 mL EDA用50 mL甲醇在水浴條件下溶解,再將混合物緩慢滴入裝有MA的三口燒瓶中。滴加過程中液體的保持燒瓶中液體的溫度低于10℃,滴加完畢后調整反應溫度至25℃,電動攪拌條件下反應24 h。
反應投料比 n(0.5 G PAMAM)∶n(EDA)=1∶16。稱取20.24 g上述制得的 0.5G 產品,用80 mL甲醇溶解,然后在冰浴條件下加入500 mL三口燒瓶中。在電動攪拌下緩慢滴加80.1 mL EDA,滴加過程中保持燒瓶中液體的溫度低于10℃,調整反應溫度至25℃,磁力攪拌條件下反應24 h。
重復以上反應步驟,交替進行Michael加成反應和酰胺化反應,得到1.5~2.0G PAMAM。半代產物端基以酯基封端,顏色為亮黃色;整代產物以氨基封端,顏色為淡黃色。
按烷氧基化的常規(guī)操作條件,以 2.0G PAMAM為起始劑,氫氧化鉀為催化劑,在140~150℃及0.4 MPa的條件下接枝不同比例的環(huán)氧丙烷和環(huán)氧乙烷,合成了聚醚類破乳劑WPAMAM。
樹狀大分子的提純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樹狀大分子的提純方法
向250 mL燒杯中加入5.0 g脫水原油乳狀液、70.1 g 乳化劑 OP、0.1 g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以及94.8 g蒸餾水,采用BME100LX型高剪切乳化機,在45℃及5 000 r/min條件下剪切10 min,25℃下放置0.5 h后即得含油5%的O/W型原油乳液。
量取一定體積的O/W型原油乳液,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整代PAMAM及改性W-PAMAM破乳劑,振搖使之混合均勻后置于恒溫水浴中,考察各類破乳劑對原油乳液的破乳性能,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各類破乳劑的破乳效果
W-PAMAM破乳劑的破乳性能明顯優(yōu)于整代PAMAM,110 min后破乳率高達91%。這是因為W-PAMAM具有多分枝的聚醚長鏈結構,所以具備良好的表面性能,容易到達油水界面,取代天然界面活性物質,形成新的油水界面膜。而且由于這種星形多分支的結構特征,導致新形成的界面膜上的分子很難相互接近,消弱了分子間的范德華力,降低了界面膜的強度,促進了原油乳狀液的油水分離。
量取一定體積的O/W型原油乳液,分別加入不同量的W-PAMAM破乳劑,振搖使之混合均勻后置于60℃的恒溫水浴中,120 min后考察破乳劑加量對原油乳液的破乳性能,結果如圖2所示。隨著加量的增加,W-PAMAM破乳劑的破乳效率逐漸增大,這是因為多分枝聚醚長鏈結構密度增加,油水膜界面強度降低。
圖2 不同加量的破乳效果
1)整代PAMAM及具有多分支結構的聚醚類破乳劑W-PAMAM對O/W型的模擬原油乳液均具有破乳效果。
2)W-PAMAM的破乳率隨著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3)在溫度為60℃、破乳時間為120 min、加量為100 mg/L時,W-PAMAM對含油5%的O/W型模擬原油乳液的破乳除油率大于90%。
[1]Tomalia D A,Durst H D.Delocalizeds tacks formeddendrimers[J].Topic in Current Chemuty,1993,165:193 - 313.
[2]Scott R W J,Datye A K,Crooks R M,et al.Bimetallic Palladium Platinum Dendrimer - Encapsulated Catalysts[J].J Am Chem Soc,2003,125(13):3708 -3709.
[3]胡志杰,陳大鈞.樹狀大分子聚酰胺-胺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與性能評價[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7,8(2):20-22.
[4]遲瑞娟,畢彩豐,趙宇,等.改性聚酰胺-胺破乳劑的合成及破乳性能的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0,40(8):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