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自其曾祖父開始定居于此,祖父李云龍是當時新加坡知名商人,經(jīng)營船務公司還進行樹膠貿(mào)易,父親李進坤則是殼牌石油公司的員工。當時,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李光耀從小接受的是英語教育。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祖父當年在輪船上當事務長,因為船長是英國人,祖父因此相信英語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語言。我后來很慶幸自己接受了英文教育,如果我不受英語教育,我不會了解大環(huán)境,不了解是誰在影響世界的局勢。”
1920年年末,李家開始家道中落,但祖父絲毫沒有放松關心李光耀的教育。在其影響下,李光耀從最初的華文學校轉(zhuǎn)入古樓英文學校就讀。李光耀沒有辜負祖父的期望,在校成績常常名列前茅。12歲時,因為學習成績突出贏得獎學金,他被保送進當?shù)仨敿庥⑿HR佛士學院深造。
1939年,李光耀以優(yōu)異成績從萊佛士學院畢業(yè),并通過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炮火阻斷了李光耀的求學路,1942年2月,日本占領了新加坡。一天,李光耀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日本人逼他跪下,并用軍靴猛踹李光耀。同月,日本人對新加坡年輕人實施屠殺,李光耀在即將被裝上卡車前一刻,編出個理由回到營房,此后遇到日本兵換防,就此把李光耀給忘記了。就這樣,他幸運地躲過了屠殺。那段經(jīng)歷,讓李光耀刻骨銘心。他開始思考,為什么要承受這樣的命運。
1946年,23歲的李光耀考取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第一次走到繁華的倫敦市中心,他看見一個書報攤,旁邊只有一個箱子,沒有攤販。這是最原始的自助售報攤,它對李光耀的震動,是一生的。那是他內(nèi)心最原始的對文明的感悟。
1959年,李光耀當選總理,他規(guī)定所有內(nèi)閣成員,必須穿白色襯衫和白色長褲出席內(nèi)閣會議。白色,寓意廉潔,象征樸素和正直,他把新加坡打造成“腐敗絕緣體”。李光耀六十多年政治生涯中,沒有任何丑聞。
【素材運用】李光耀一生,有過光輝,更有苦難,曾向人屈膝,也受過離別之苦。正是這些人生橋段,一次次引導和改變著他的軌跡。無論如何曲折,他始終在努力,堅持著一個明確的方向,以及樸素和正直的內(nèi)心。
【適用話題】誠信;愛國;公正;文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