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柏
教師在學校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成敗,更是教師的靈魂所在。因而,鑄師德、正師風、揚師魂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是,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哲學、社會倫理道德、心理等各個方面,僅靠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幾次活動無法立即奏效。我認為師德的內涵應當包括三種不同的境界。
一、愛,師德的基礎
2014年9月9日,在第30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強調,在師德建設中注重“愛”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边@是對教師教育事業(yè)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教育本質的最新最全面的概括?!皭凼墙逃脑慈?,也是教育的本質之所在。”這是教育永恒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遼寧省道德模范、大連“五一”勞動獎章、第七屆職業(yè)道德建設十佳個人獎獲得者邵春亮,擔任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班主任的23年,對此也感受頗深,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父母愛子女是血緣關系,而教師愛學生是天職?!笔聦嵳侨绱?,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心中才會充滿陽光,像春天般的溫暖,讓學生享受到愛的陽光雨露。“要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真知真理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愛每一個孩子,并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就是身為一個教師,最幸福的事情。不愛子女的父母,不配做父母,心中沒有真愛的教師,不愛自己學生的教師,最好不要選擇做教師,也沒有資格做教師。在感動中國的先進人物(優(yōu)秀教師代表)中,我常??吹竭@樣幾乎情節(jié)相同的故事。很多長期扎根偏僻山區(qū)的農村教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守幾十年,甚至奉獻了一生。他們也是普通平凡人,也有常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父母妻子兒女的牽掛,也有物質的欲望和要求,希望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甚至也曾經想到過動搖或者放棄。但是,當他們選擇離開的時候,能夠留住他們的不是行政命令,不是大道理的教育感召,而是農村孩子的那一雙雙對知識、教育、教師渴望的眼睛,那種學生對教師單純的師生之愛。他們說:“舍不得這些孩子,我走了他們怎么辦?”于是,他們毅然決然留了下來,永遠留在了那幾乎不為人知的山村學校,留在他們的學生身邊。這也許就是一個有良知的普通人淳樸的善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民教師對學生、對祖國未來事業(yè)的本能的無私的愛。可見,這種愛的力量有多么偉大,對一個教師來說又是多么的重要。一個教師,只要心中存有這種愛,他的工作熱情,他的工作責任感,他的奮斗精神,自然而然會產生。這種愛是樹立高尚師德的起點,是成就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道德基礎。
二、誠,師德的核心
誠是誠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長期以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的體現(xiàn),更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準則和底線。中國古代教育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其基礎便是誠。我們今天經常講教師要“為人師表”“要做學生的表率楷?!?,教育者“身教勝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當首先做到,都是誠的體現(xiàn),這些不是簡單的行為規(guī)范,而是包含深刻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道德要求。“為人師表”并不是讓教師做樣子給學生看,并不是課堂的“表演”,教師的示范作用、榜樣作用,應當體現(xiàn)在教師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所謂“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做楷?!?。
教師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是其情動于中而行于外的自然流露。一個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優(yōu)秀的表現(xiàn),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影響。一個好的教師,不僅靠自己的深刻和博學吸引學生,在學生面前建立威信和影響,更要依靠一種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學生溝通與交流,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工作的展開,首先需要愛心,其次靠的是教師的真情和真心。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有知識而缺乏愛心、缺乏真誠之心的教師,也許能得到學生一時的贊賞和歡迎,可以影響學生一時,但是卻無法影響學生的一生一世。陶行知先生所謂,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即是這個
道理。
教育學生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情”應當是真情,曉之以理的“理”應當是真知、真理。沒有真情,沒有發(fā)自內心對學生的真愛、責任心,一切教育方法都是空談。因為唯有真情才能打動人,才能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唯有真知、真理才能夠使人信服,才能教學生做真人,使其受益終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教育的宗旨和奧秘,才能讓人們真正理解教育和教師的非同尋常,從內心信服教育事業(yè)的偉大神圣,教師才可以問心無愧地宣布:“教師光榮,教育事業(yè)神圣?!?
三、忠,師德的最高境界
忠,建立在愛心和誠信基礎之上。教師有了對教育、對學生的仁愛之心、誠摯之心,就比較容易建立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忠誠,從道德認識上升到道德信念,從而樹立起忠于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并為此而獻身的高尚道德追求。這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畢生信念和奮斗目標,也是師德的最高境界。
樹立忠于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并為此而獻身的高尚道德情操,并非常人難以企及之事。為教育事業(yè)獻身,不僅表現(xiàn)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保護國家、學校的財產,為保護自己的學生,不惜獻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更主要的是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體現(xiàn)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好像蠟燭,“照亮別人,毀滅自己”?,F(xiàn)已81歲的上海特級教師于漪,至今也沒有停止過追尋理想教育的步伐。被評為“教書育人”楷模的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先生年逾90,至今仍然躬耕于教學科研第一線?!叭珖7督處煛泵隙?,為了支援邊疆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身患惡性腫瘤,仍然帶病堅持工作,最后倒在了講臺上。除了他們,還有成千上萬的普通教師,默默地耕耘在教育第一線,以三尺講臺為陣地,以教學和學生為生命,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為了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青春、健康和幸福乃至生命。用他們的真誠和獻身精神,不斷地豐富并詮釋“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深刻內涵。
愛心是教育的本質和出發(fā)點,是樹立良好師德的基礎;誠心,是教師的師德的核心和具體表現(xiàn),它體現(xiàn)在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是教師道德情感的發(fā)展;樹立起忠于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甘愿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身的信念是師德的最高境界。一位教師,只要時刻存有一顆仁愛之心,保持一份難得的真誠之心,念念不忘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初衷,有事業(yè)心,有責任感,就有希望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作者單位:廣東培正學院)
(責任編輯: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