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教學 英語教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045-01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與其他語言一樣,有其相對獨立的語言習慣、習得規(guī)律和文化背景。我們只有深入地梳理出英語教學中的核心元素,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語言習得規(guī)律有序地呈現(xiàn)英語知識,才能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英語。
一、深入品讀,捋出英語教材中的核心元素
(一)整體感知,把握英語教學的全貌
英語教學,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英語教學貴在“整體感知”。學生只有從整體進行感知,才能把握英語教學的全貌。英語不僅僅是簡單的“How are you?”“What do you do?”這樣的對話,它還是一種語言習慣,更是一種文化呈現(xiàn)。為此我們不能看見單詞就講單詞,也不能看見句型就講句型,而要全面地審視與剖析英語文本所蘊含的內容,并努力找準文本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對接點,進而引領學生感知英語文本的全貌。
例如,牛津版六年級下冊6B“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中“PartA”的教學,它講述了一封來自筆友的信,內容簡單明了,但是很多學生學完該語篇后,依然是“蜻蜓點水”。為什么?因為這個語篇里涉及一個英國的文化概念——“筆友”。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在教學中,盡管我們可以從“字面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但這一概念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因為在學生的世界里只有“聊友”而沒有“筆友”,所以學生不可能感受“筆友”的親切與真誠,更不會感受到“筆友”的幫助與默契。因此,在教學該課前,筆者做了相關的鋪墊工作:一方面講述“筆友”的由來,一方面跟學生聊一些“筆友”的交流話題,并且讓學生試著去交筆友,然后再展開教學。由于有了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及實踐,學生在學習時就能很輕松。
(二)細心品味,拎出英語教學的基點
英語教學與我們母語教學有著極其相似的特點,那就是都以詞、句、段、篇作為主要的語言媒介,進而幫助學生獲得必要的語言素養(yǎng)。然而我們也要清楚:英語教學與學習是在“非母語環(huán)境”下進行的,為此我們不能簡單照搬母語的教學,而要根據(jù)英語語篇敘述的內容及其構段的特點,拎出英語教學的著手點,然后據(jù)此展開教學,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效果。
例如,牛津版六年級下冊6B Unit5“The seasons”一課的教學。“季節(jié)”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The seasons”這篇課文單詞多、語句繁、篇幅長,如果我們按照正常的教學流程展開,學生不僅學得吃力,而且也不易掌握。為此,在教學前,筆者深入分析與挖掘本課知識點,然后將該課濃縮成一個著力點——兩種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和“be going to”來貫穿四季的內容教學,最后讓學生借助文本的單詞、句型及活動情境來嘗試性地介紹家鄉(xiāng)的天氣,從而使學生的習得轉化為表達能力。
二、有序呈現(xiàn),還原語言學習的自由暢達
(一)形象呈現(xiàn),給英語一個可感的面貌
兒童是感性的,他們看到一幅畫就能編織出奇妙的故事,看到一句詩就能想象出絢麗的空間……這種特點既決定了他們的學習不可能按照我們事先設定的邏輯進行,也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感性邏輯。為此,在教學時,教師應努力用形象化的手段去呈現(xiàn)教學的內容,給英語、也給學生一個可感的面貌。
還是以“The seasons”一課的教學為例,這篇文本的內容是以簡約的語言與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表達了作者對一年四季的不同感受,但從表述的角度來看,文本有一些成人的理性和約定俗成的定性,比如,作者對四季的描述過多局限于對氣候的關注,以及過多地強調這個季節(jié)中典型的活動。對于孩子們來說,四季的色彩、服裝等內容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也是最樂于表達的。為此,在教學該課時,筆者先是基于核心語句“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Why?Because its…I can…”展開對話,然后圍繞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You may say something with the words and phrases you know.”“In spring,it is green.We see red flowers and green trees.”等來讓學生自由地表述。
(二)自主呈現(xiàn),給英語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
近年來,隨著對教育教學研究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越是給孩子一個自主的空間,孩子越能呈現(xiàn)一種令你驚訝的活力與張力。因此,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該給孩子一個自由、自主的舞臺,讓孩子親近英語。還是以“The seasons”一課的教學為例,當學生充分地理解文本并能運用其中的句型時,筆者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即讓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語言來描繪他們最喜愛的季節(jié),讓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寫出自己的所想。孩子在音樂的伴奏下,很快樂地書寫著:“Summer,summer,happy!I eat ice creams,I drink juice too.Summer,summer,funny!…”
總之,當我們以文化的視野和語言習得規(guī)律去剖析文本,并以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自主意識去呈現(xiàn)教學內容時,英語學習就會變得簡單、輕松。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