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
6月7日,美國和日本共同出資研制的SM-3 BlockⅡA反導攔截彈在美國加州穆古角海上靶場發(fā)射,飛行試驗獲得成功。與SM-3之前的型號相比,它裝有更大功率的火箭發(fā)動機和更先進的攔截器,能更快及更大范圍地應對各種射程彈道導彈的威脅。此次試驗測試了導彈的頭部錐體、轉向控制性能及三級箭體的分離情況,沒有發(fā)射目標導彈供其進行攔截。預計到2018年時該彈還將有重大能力提升。本文就以圖為主對SM-3 BlockⅡA及其它反導攔截彈進行介紹。
SM-3是美國用來與“宙斯盾”配合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攔截導彈,編號RIM-161A。它是在SM-2 IV A型遠程防空導彈的基礎上增加第三級火箭、GPS/慣導系統(tǒng)和動能攔截彈組成的。在美國海軍進行過的“宙斯盾”數(shù)十次反導攔截試驗中,SM-3 BlockⅠ、ⅠA、ⅠB等型成功率超過80%。SM-3 BlockⅠA和ⅠB型導彈第一級火箭的直徑為533毫米,其余兩級火箭的直徑均為343毫米。SM-3 BlockⅠA型導彈采用單色紅外導引頭,SM-3 BlockⅠB采用雙色紅外導引頭,改進了攔截器的識別能力。
SM-3 BlockⅡA與BlockⅠ相比,第二級采用了直徑533毫米的火箭發(fā)動機,不僅提高了射程,更重要的是使最大速度達到了4.5千米/秒,而BlockⅠA/B為3千米/秒。從下圖可見其速度、飛行高度與BlockⅠA/B的差別。
下面這個例子能說明SM-3 BlockⅡA目前的性能。下頁上圖中假想美國遭到導彈攻擊,紅色彈道代表伊朗的洲際導彈,黃色彈道代表俄SS-19洲際導彈,美國及北約在波蘭境內要進行初段攔截,在北海海域要進行末段攔截。
上左圖為伊朗洲際導彈的彈道,假設其目標為紐約,在其發(fā)射300秒后,位于波蘭境內的SM-3 BlockⅡA實施發(fā)射攔截,第一次攔截機會出現(xiàn)在SM-3 BlockⅡA發(fā)射后280秒左右,最后一次攔截機會出現(xiàn)在SM-3 BlockⅡA發(fā)射后563秒左右。
上右圖為俄SS-19洲際導彈的彈道,假設其目標為美國諾???。位于波蘭和北海海域的SM-3 BlockⅡA發(fā)射攔截,它們面臨的俄SS-19的飛行邊界分別用綠色和紅色表示。北海海域發(fā)射的SM-3 BlockⅡA在300秒、500秒時有攔截機會,波蘭發(fā)射的SM-3 BlockⅡA沒有攔截機會,因此SM-3 BlockⅡA攔截先進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還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