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 貴州吉盛工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由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具有能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強度性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減輕結構自重,增大橋梁跨徑,剛度大行車舒適等優(yōu)點,所以先簡支后結構連續(xù)梁橋在公路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為了保證安全可靠的建好每座橋梁,施工控制將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T 梁預制則是橋梁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T 梁預制施工實踐經(jīng)驗,對T 梁的模板安裝、鋼筋、鋼絞線制作和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筋的張拉及壓漿等工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影響T 梁的預制的各項因素及相應的解決處理措施。
T 梁施工工序繁多,其主要流程為:臺座清理→鋼筋籠綁扎→波紋管定位安裝→模板安裝→翼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拆?!B(yǎng)護→T 梁編號→預應力施工→孔道壓漿→運輸安裝。
由于T 梁施工工序復雜,容易出現(xiàn)許多質(zhì)量問題,本文結合T 梁預制施工實踐經(jīng)驗,對T 梁常見的質(zhì)量問題作了簡單介紹:(1)T 梁澆筑時出現(xiàn)漏漿;(2)穿束時引起金屬波紋管翻卷;(3)蜂窩麻面;(4)預埋鋼筋埋設位置不正確,有的甚至漏設;(5)缺角掉邊;(6)局部位置有裂縫;(7)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足,甚至出現(xiàn)露筋現(xiàn)象;(8)粘模;(9)梁端過長,造成T 梁架設困難;(10)架設后發(fā)現(xiàn)橫隔板或橫隔板鋼筋錯位;(1)邊梁線形接不上;(12)橫坡不一致;(13)濕接縫寬度不一致;(14)張拉時臺座下沉;(15)波紋管漏漿;(16)波紋管定位;(17)負彎矩開倉。
影響預制T 梁外觀質(zhì)量的因素很多。要保證T 梁的外觀質(zhì)量,必須做好施工組織與管理。認真分析造成T 梁外觀缺陷的原因,并在施工前充分考慮各種預防措施,才能保證預制T 梁的外觀質(zhì)量得到有效控制。
(1)相鄰模板間接縫不嚴密是T 梁漏漿的主要原因,模板與臺座及模板預留孔等都會造成漏漿。架模時相鄰模板連接螺絲必須擰緊,端模及橫隔板蓋板位置用雙面膠密封。較大孔隙用海綿或填縫劑堵漏。已經(jīng)造成漏漿的T 梁用水泥漿進行修飾(白水泥:黑水泥=1:2,具體情況視拆模時間而定)。
(2)鋼絞線進行穿束時,部分金屬波紋管接頭位置,由于工人粗心沒有處理好,穿束時引起金屬波紋管翻卷,遇到這種情況,先拆模,把翻卷處進行處理,用大一號規(guī)格的波紋管作套管,套管長20-30cm,管道接頭在套管內(nèi)要對口、居中,并用封口膠包裹、密封,以防漏漿。穿束前,鋼絞線前端需用膠布包好或加工一個套筒工具置于前端,以免損傷波紋管。
(3)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振搗不密實或振搗方法不正確,腹板斜面排氣困難,混凝土振搗不足,氣泡末完全排出。部分氣泡殘留在混凝土與模板之間,混凝土外表出現(xiàn)蜂窩麻面,甚至出現(xiàn)空洞。處理方法:蜂窩麻面用水泥漿進行修飾(白水泥:黑水泥=1:2,具體情況視拆模時間而定),對于較大的空洞先鑿毛,再拌混凝土填補,外表用水泥漿修飾。正確澆筑方法梁底梁肋用附著式振動器振搗,頂部和翼板用插入式振動棒配合振搗成型。采取分層澆筑方式,每層澆筑厚度不大于30cm,澆筑從一頭往另一頭進展,在距尾端3 米左右時,澆注順序改做從尾端向中間推進與原混凝土合攏,以確保砂漿和碎石均勻分布,保證梁體強度。用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要避開波紋管,插入下層砼面5~10 cm以保證層間良好的連接,插入式與附著式振動器應同步進行,即振動棒在哪里振搗就開哪里的附著式振動器。最后用木刀抹平拉毛,使梁頂面平整、粗糙。當梁頂部砼終凝后即可開始灑水養(yǎng)護,澆注后到張拉前每天保持濕潤養(yǎng)生,氣溫較高時梁頂面覆蓋土工布,當氣溫低于5℃時應覆蓋黑色塑料薄膜保溫,條件較好的地方,可以用蒸汽鍋爐養(yǎng)生,以加快砼強度增長速度,加快臺座的周轉(zhuǎn)。
(4)預埋鋼筋是梁體與其它部位連接的重要部分,位置必須準確,更不能漏設。管理人員應檢查清楚,確保準確無誤后再開盤。
(5)因為工人操作不當或模板變形,造成缺角掉邊,影響T 梁質(zhì)量。經(jīng)過施工發(fā)現(xiàn),缺角掉邊常見位置為橫隔板、翼緣板及負彎矩?;炷翉姸缺仨氝_到75%后方可進行拆模,拆模前橫隔板底板應支撐好;對于拆模時間過晚,模板很難拆除的情況,可以用水先對梁和模板降溫后再拆除,嚴禁強拉強拆。已經(jīng)變形的模板需進行校正。
(6)拆模時間過早,對梁體質(zhì)量會產(chǎn)生嚴重影響,局部位置會產(chǎn)生裂縫,如果裂縫處于受力位置或裂縫太大,必須對T 梁受力進行計算,受力不能滿足要求的,則不能使用,應進行報廢處理。因此,嚴禁過早拆模。
(7)露筋是施工中的普遍現(xiàn)象,澆注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露放,致使鋼筋下墜或外移緊貼模板面外露.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chǎn)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露漿.保護層處混凝土漏振,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澆注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查,發(fā)現(xiàn)偏差,及時糾正?;炷翍WC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合易性.對表面露筋,刷洗干凈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漿將露筋部位抹壓平整,并認真養(yǎng)護.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顆粒鑿去,洗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并認真養(yǎng)護。
(8)模板沒有清理干凈、模板油濃度不夠,甚至未刷模板油,都會出現(xiàn)粘模,影響T 梁外觀質(zhì)量。模板架設前,必須清理干凈后再打油,濃度不要太濃也不能太稀(機油:柴油=1:2,如果下雨,可以調(diào)為1:1),太濃T 梁會發(fā)黃,發(fā)黑。粘模后腰及時用水泥漿修飾。
(9)T 梁加長值按圖紙控制,太長會出現(xiàn)架梁時梁端在支座墊石上,增加橋面高程??梢詫α憾硕嘤嗟幕炷吝M行人工鑿除。另外T梁端模加固不好,混凝土澆筑時會出現(xiàn)暴模,也會出現(xiàn)梁端超長的情況。
(10)橫隔板或隔板鋼筋錯位是簡支連續(xù)T 梁橋的通病,即影響美觀,又增加隔板連接施工難度。因此,T 梁預制時,必須控制隔板橫坡和尺寸,更不可出現(xiàn)反坡(30m 標準T 梁中橫隔板從模板頂?shù)降装寰嚯x170cm,端橫隔板為178cm)。
(11)對處于圓曲線或緩和曲線上的橋,T 梁在平面上采用折線布置,每一跨采用梁端封錨長度或墩頂現(xiàn)澆連續(xù)段,T 梁長度不變,使每一孔在平面上呈扇形,以適應路線線形,橫橋向可通過調(diào)整外翼板長來適應曲線變化。緩和曲線上的橋最好通過每跨一調(diào)來適應曲線變化。
(12)梁板安裝完成后,局部位置橋面橫坡不一致,使橋面現(xiàn)澆層厚度低于8cm。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模板安裝時,少數(shù)模板過高或過低,使面板呈現(xiàn)波浪形。對于橋面上梁板高出的位置,可以進行局部鑿除。
(13)濕接縫過寬,濕接縫模板安裝時,出現(xiàn)已經(jīng)加工好的模板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加工,即費時又費工,還造成材料浪費。所以預制梁時,梁肋中心線兩邊寬度要符合要求。
(14)T 梁張拉時,發(fā)現(xiàn)臺座兩端位置出現(xiàn)下沉、開裂,嚴重時T 梁會斷裂,因此,在臺座建設時,臺座兩端基礎位置應開挖為長2m* 1.5m* 1m 的坑,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
(15)波紋管漏漿是個很常見,也不容易控制的問題.最盡量做好前期準備,鋼絞線穿完后檢查波紋管是否有被掛破的,關模前再檢查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立即用膠帶包好,并且在錨頭處更要用膠帶包好,在錨頭模板處如果縫隙大,用海綿把縫隙堵好.另外振搗棒振搗的時候注意不要與波紋管接觸,小心不料,小心振搗,加強檢查。如果是澆注混凝土時發(fā)現(xiàn)漏漿,在混凝土初凝前來回抽動鋼絞線,別讓鋼絞線和孔道發(fā)生粘連。如果是張拉前發(fā)現(xiàn)孔道漏漿了,先一端張拉,將鋼絞線拉松,再進行兩端張拉。如果只有一處漏漿,先找到漏漿的位置,然后在孔道上打眼留置出漿孔,兩端張拉后分別從孔道兩端灌漿。
(16)波紋管定位應嚴格按照圖紙給定坐標進行定位,如果定位不準確,曲線過大或過小,則會影響張拉伸長值。
(17)負彎矩穿束時,鋼絞線無法穿通,則需對梁板進行開倉處理。為防止負彎矩開倉,T 梁預制時,需向扁管里預穿鋼絞線,待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拔出。
為了保證安全可靠的建好每座橋梁,施工質(zhì)量控制將變得非常重要。橋梁T 梁預制的質(zhì)量問題關系著道路交通安全,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安全,為此在施工過程中精心施工,嚴格按規(guī)范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T 梁預制過程中的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是相當重要的,其工藝性強、技術性高,質(zhì)量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只有實行對T 梁預制全過程嚴格的質(zhì)量控制和科學管理,才能確保預應力梁體的施工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