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
(四川省興文縣第二中學校)
高中歷史材料題是高考歷史主觀性試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材料題的得分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研究和掌握主觀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對歷史教學和學習異常重要。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提高學生解答材料題的能力。
其一,部分學生在遇到陌生的材料或者改頭換面的材料時普遍表示讀不懂、太深奧,題目不會做。其二,答非所問,很多學生考后表示很疑惑,自己把整個答題卷已經(jīng)寫滿,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但始終得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其三,自己的表述和參考答案的表述、規(guī)范等方面有距離甚至相去甚遠。
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不過關(guān),基本的虛詞、實詞弄不懂,詞類的活用不會變通。比如無論在材料里面還是問題里面往往都會出現(xiàn)“其……或者根據(jù)其回答”,看似很簡單,但我們有部分學生在這樣的問題上很吃虧,就是不明白這個“其”具體代指或特指的內(nèi)容。其次,審題不清,馬虎大意,跑馬觀花,而問題的設置往往有限制性的條件。最后,回答問題用語不規(guī)范、條理不清晰、邏輯不嚴密,和參考答案表述有差距。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學生平時不注意專業(yè)術(shù)語的積累和使用,對書本上的規(guī)范表達的知識點未加以整合,沒有牢牢抓住材料涉及書本知識,天馬行空,胡亂發(fā)揮。
第一,抓基礎知識,抓書本知識,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的歷史考試試卷上的閱讀材料題目主要是創(chuàng)新試題,它設置的答案一般從材料中引出,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材料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普通高中的學生閱讀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實說實話,閱讀材料能力差只是一個借口。
第二,多做題,培養(yǎng)解讀解答材料題的能力,其真正目的是見多識廣,這是一個逐漸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多做典型題目,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通過多方面的強化,恰當?shù)刂貜妥寣W生扎實掌握知識。
第三,答題時的注意事項:(1)組織答案時,應盡自己最高水平書寫認真、工整,平時做題時就應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2)答案組織要按問題分列要點,要做到序號化(應以題號為基準左對齊)、要點化、段落化。(3)語言力求簡潔概要。材料題不是問答題,一般設問什么就回答什么,應使用學科語言,力求言簡意賅,用詞恰當、準確、規(guī)范,盡量不用口語化語言、生活性語言、描繪式語言,防止隨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