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芳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永寧縣閩寧中學)
中學生思維尚未成熟,對社會只是初步認識,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大量不良信息和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著初中生的思想、行為,許多學生不良習慣都是在中學階段形成的,這樣做好中學思想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當前我國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十分低下,教育思路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當中,依然沒有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側重理論教學和說教,很少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導致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jié),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保障,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想要提高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質量,必須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建設的核心動力,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是教會學生自尊、自信、自強以及相關青少年保護法律知識,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科目。但當前許多農村中學不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對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沒有一個正確認識,思想品德教育在農村中學教育中地位缺失。造成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過于形式化,無法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浪費了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農村中學思想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感受和身心素質狀態(tài),無疑造成了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厭倦,一些學生甚至表現出了反感情緒,上課時溜號,無法集中精神,教育有效性難以得到保障。并且當前農村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內容多空洞枯燥,抽象難懂。學生普遍對青少年相關法律知識沒有實感,無法提起興趣,不能意識到相關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一些教師自身也存在問題,教學中把思想品德教育當做教學任務去完成,缺乏對學生內心情感的關懷,沒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偏離了思想品德教育初衷。當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現狀十分令人擔憂,改革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緩。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加強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培養(yǎng)人才,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注重的是“德、智、體、美、勞”,品德培養(yǎng)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務。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重視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學德育的主體。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突破灌輸式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正確認識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學內涵。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教學活動開展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做到尊重學生人格與智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構建與新時代背景相符的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率。當前雖大多農村中學都進行了信息化建設,但綜合利用率較低,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率勢在必行。教學中應設置針對初中生心理特征及認知規(guī)律的課程,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拓寬教學內容廣度,從而開闊農村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見聞。此外,應積極改革教育模式,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展開實踐教學,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利用實踐活動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簡單易懂的道理,以淺顯的道理引導學生,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以提高教學有效性。并且多形式的實踐教學,學生印象更深刻,記憶更牢靠,能夠有效地讓學生認識到自尊、自信、自強的內涵。另外,教師自身也應加強自我提升,教師是學生的好榜樣,其素質直接關系著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若教師自身不過關,便難以開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教師自身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成長發(fā)育有著深遠影響,當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現狀并不理想,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農村中學應提高對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盡快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
[1]吳傳波.當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效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3(02):56-58.
[2]袁瑾.對我國當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6):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