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察右中旗民族學校 茹曉玲
自從倡導高效課堂以來,我市教育線上應(yīng)運而生了多種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實踐于各所學校。我校也派出年青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取經(jīng),而我有幸參與其中,聽了很多教師的課,可究其本質(zhì),各地各校采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名字不同,本質(zhì)卻大同小異,基本上是先學而后教。用這種教學模式一節(jié)課可以上得很輕松,教師的作用就是一位組織者,教學效果也很好,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wù)。我一直在思考,難道學生就沒有確實不懂,需要教師講解的部分?抑或是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了怎樣的預習,才達到了這樣的課堂效果。課前下的功夫是不是比課上的多得多?所謂的高效課堂,難道不包括課后?
有人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我所對于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也是困擾其他教師的問題,高校課堂是什么樣子的,該如何做?什么樣的就是高效課呢?看來高效課堂還在探索中。但我在聽了郭小明專家的講座之后,明確了一點:那就是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最簡捷的方法,讓學生學到最多的東西,完成教學任務(wù),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在課后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在題海中奮戰(zhàn)。
在此,我有幾點做法,以供教學同仁們參考指正,共同求得進步,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效。
自古以來,教無定法,有教無類。我們?nèi)粲靡粋€固定的模式,去教授不同的課,難免陷于形式主義,堂堂課千篇一律。在需要教師深入講解時教師就得講解,講授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不能因為新課改,而廢棄教師的講授。同時,教師講課面對的是有個性差異的不同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謂的備學生就是這個道理,不能用同一個教學目標要求全體學生,分層教學是有必要的。一節(jié)成功的課是不會流于形式的,而教師的即興表演,是任何教師備課而備不出來的。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學情境,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精心設(shè)計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而非采用一個固定模式。
一位經(jīng)驗型的教師必定是對于這門學科知識融會貫通于心,知識點、重難點掌握于心,甚至連考點都能把握住,講起課來游刃有余。這就要求教師要在開學之前,研究整本教材,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授課時才能前后聯(lián)系,復習鞏固與拓展延伸完美體現(xiàn),才是一個好老師所擁有的風范,然后由經(jīng)驗型上升到理論型。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讓學生為擁有一位好老師而感到幸福。
應(yīng)試教育中激烈的升學競爭,使學生和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應(yīng)試教育導致教師教學方法陳舊化、傳統(tǒng)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都是重智輕德,忽視對學生其他方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師生怕學生學不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陳舊的教學方法根本不能適應(yīng)新時代學生的需要、不適應(yīng)學生掌握知識的年齡特點,嚴重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平時搞“題海戰(zhàn)”使學生成了解題的機器??偸穷l繁統(tǒng)考、統(tǒng)測,搞分數(shù)排隊,而使學生成了考試的奴隸,教師的一切教學都是為了成績。我國的教育勢必要革新,高效課堂要實行,就得摒棄應(yīng)試教育,讓老師甩開膀子干,無所顧忌才行。
高效課堂其本質(zhì)是我們對新課改革的深入推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高效課堂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市教育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開始。因此,我們要樹立一種信念,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的追求,我們一定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