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崇真中學 陳志揚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高高中體育教學實效
江蘇省張家港市崇真中學 陳志揚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為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教育合力,對教育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產(chǎn)生的種種不和諧現(xiàn)象,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對廣大一線的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有所啟迪。
高中體育教學 和諧 師生關系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當代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風云變化使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師生關系這一古老的話題也隨著課改的逐漸深入,又重新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更是打破傳統(tǒng)思想,提出“教育即交往”的理論,成為當下教育界時髦且深刻的命題。對于以運動為主的高中體育教學而言,如果師生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沒有融洽的氛圍,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探索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對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以《背躍式跳高》的教學為例,在直面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種種不和諧現(xiàn)象的基礎上,提出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以期能以學生為中心,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齊進步、共成長的過程。
不和諧現(xiàn)象一:缺乏“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習慣了掌控全局,總是按照自己的老一套去教學。以“背躍式跳高”一課為例,某教師教學流程如下:教師示范——教師講解—教師再示范或學生示范——學生分組練習——師生小結。教學過程似乎顯得很順利,學生沒有太大的積極性但也沒有明顯的對抗情緒,圍繞教師限定的圈子進行練習,即使在教師課堂巡視的過程中,也沒有學生進行提問。
原因分析:這樣的教學過程似乎沒有問題,但是教學效率在哪兒?學生對體育的激情又在哪兒?對學生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又如何體現(xiàn)?雖然,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要求,有目的、有組織地以“講解、示范、練習”三要素進行教學,但是過多的支配、控制學生,反而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種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是師生關系不和諧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決策略:崇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首先,體育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新課改下,教師從原來的灌輸者的身份轉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幫助者,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肯定學生作為“人”的價值,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有益于自由平等的環(huán)境氛圍的創(chuàng)設。其次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當今的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他們希望在行為上有更多的自主權,而不是處處受教師的限制,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采用啟發(fā)教學,因材施教,大膽放手,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以多媒體的形式將所要學習的動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一動作加深印象。然后在教師講解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難點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以便使學生做到邊思考、邊觀摩、邊練習。在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向學生出示擬定的練習內(nèi)容,對易犯的錯誤提出糾正的方法步驟,要采取點撥指導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和精講多練的原則,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氛圍中身心愉快、主動活潑地上好體育課。
不和諧現(xiàn)象二:師生之間交流不足
在“背躍式跳高”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講解示范動作時,有學生則在輕聲和同伴低語,在練習時,也有學生“偷工減料”。在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教師課堂巡視時,筆者又發(fā)現(xiàn)教師無法一一顧及每一組、每一位學生,只是象征性地選擇了兩三個小組給予動作指導。由于時間的原因,課堂小結也匆匆結束,課后教師匆匆離去,準備下一堂課另一個班級的體育課教學。
原因分析:師生交流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和學校的原因,也有教師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體育教師仍有傳統(tǒng)思想作祟,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聽講、模仿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師生間的交流以單向為主,且交流的內(nèi)容也不外乎是教學內(nèi)容,難以與學生形成心靈的溝通。隨著教師匆匆離去的背影,只有等到下一節(jié)課才會再和學生見面,難以形成心靈溝通。
解決策略:建立交流平臺,增強師生互動
強烈的實踐性和師生互動性是體育教育的顯著特征,更是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有利因素。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可以把師生互動置于教學過程的中心,讓每個學生享有普遍交流的權力,對自己想知道的體育知識,對自己還沒有掌握的運動技巧,都可以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出來,從而讓教師成為學生尊敬的長者、合作的伙伴、學習討論的對手、交心的摯友、練習的指導者。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在采用講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的基礎上,結合提問作答法和游戲競賽法、表揚鼓勵法,來達到傳授背躍式跳高助跑起跳的基礎知識、技術和技能的目的,這不僅能讓學生真切體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也能在互動中學習和發(fā)展,這正是和諧課堂教學模式的本質要求。
課內(nèi)的師生互動具有局限性,體育教師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地了解每位學生的狀況,成為學生課后可以交流心聲的朋友,那么就必須放下架子,通過課外主動接觸學生。比如積極鼓勵學生成立各種體育俱樂部,在學校的體育比賽中,教師也可以對其進行指導甚至投入其中成為參與者,通過打破傳統(tǒng)的只在課堂上師生會面交流的局限性,以課外的互動擴展師生交往渠道,更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不和諧現(xiàn)象三:重教學輕育人的消極影響
在課堂上,筆者發(fā)現(xiàn)某些學生雖然是體育方面的尖子生,特長突出,但是言行卻比較粗魯;有些學生盡管學習認真、練習刻苦,卻對教師不夠禮貌和尊重;還有些學生將體育課視為可以完全自由的課程,對教師的課堂安排采取抵制的態(tài)度;部分學生對學校和教師過于挑剔,上課不努力學習,平日不參加體育鍛煉,而體育教師卻疏于用制度或課堂常規(guī)約束管理他們。
原因分析:上述的種種現(xiàn)象都是因為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所導致的,對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盡管某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兢兢業(yè)業(yè),但卻只重視教學內(nèi)容,而忽視了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
解決策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第一,用飽滿的情緒去感染學生。課堂氛圍是體育教育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的體育課堂情景和氣氛中,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動機等的產(chǎn)生。而教師積極的情緒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有利于營造催人奮進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第二,避免消極因素,發(fā)揮積極因素的有利影響。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于把握各種稍縱即逝的積極情景,并能夠充分利用它們來調(diào)節(jié)和改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質量。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合理地處理好場地局限、天氣因素、學生間沖突等消極因素,以防止這些消極因素對正常教學氣氛的干擾。
第三,要重視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俗話說“以學為師,以德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時刻給自己充電,以淵博的知識去激勵學生、感動學生。比如,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講述“背躍式跳高”的發(fā)明者福斯貝里的故事,讓學生知道背躍式跳高技術原來是由福斯貝里式的跳高技術改名而來,福斯貝里是第一個采用背躍式過桿技術并獲得重大成就的運動員。這是跳高史上的一次技術革命。這樣的小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更能讓學生在福斯貝里高超的才能中感受到勇于創(chuàng)新、吃苦耐勞的精神。
總之,新課改下,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理解和尊重學生,以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這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然而,這也不是靠簡單的改變一下就能構建和諧體育課堂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地增強和保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最終共同營造一種愉悅的、興奮的、共享的教育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