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學 陳 丹
人本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指在對人的管理過程中,要遵守“以人文本”的管理準則。初中班級管理作為千萬種管理活動之一,為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以及理性化的溝通交流,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主動性,將“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應用到班級的管理過程中成為實現(xiàn)素質(zhì)化教育的重要方法。
就我國以往的初中班級管理現(xiàn)狀來看,班主任處在管理的核心地位,一般在德育處的指導下,有對班級形式絕對的管理權。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存在兩種問題:一是學生的從屬地位,也即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學生沒有發(fā)言權和參與權,聽憑班主任和相關負責教師的管理,這樣以來,往往會造成雙方情緒和地位上的敵對,不利于班級的和諧發(fā)展;二是由于班主任的能力有限以及監(jiān)督不到位,往往會出現(xiàn)管理漏洞等問題,致使班級管理活動有滯后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中學生的求知欲、參與欲和自主性不斷加強,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不再適合現(xiàn)代初中的班級管理,更多的中學生要求改變班級管理的現(xiàn)象,并要求班級管理活動的參與權和自主權,人本管理理念逐漸走入初中班級管理的工作中,并受到更多一線教師和教育專家的關注和認可,處于主宰地位的班主任權威開始下滑,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開始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并進行自主管理。
(1)尊重學生人格。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人格、情感,尤其是處于初中時代的學生來講,其更是處于人格的成長期以及情感的敏感期。因此,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和情感,既不能對學生存有偏見,又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情感傾向。
(2)維護學生自尊。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以及家長更多的寵愛,初中學生的自尊心更強。因此,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自尊的保護,禁止體罰或者是變相體罰,維護中學生敏感的自尊心,促使其心理的健康成長。在管理過程中,要尤為注意的是對于經(jīng)常犯錯的同學或者是犯下較大錯誤的同學,要盡最大努力避免在盛怒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肢體懲罰或者是言語羞辱,要在平靜下之后再對其進行深入的批評教育。
初中時代的學生正處于心理的成長期以及敏感期,而較大的升學壓力又加大了其心理負擔,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其心理的健康成長。因此,在班級活動的管理中要注重對學生合理需求的滿足,以在提高其學習效率,減輕升學壓力的同時,幫助其心理的健康成長,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做好班級的文化建設工作。
要建立起和諧、文明的班級文化,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以使其贏得精神上的愉悅和心理上的滿足,為其認真學習提供良好的周圍環(huán)境,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2)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
由于小學基礎知識學習差異的存在,使得各學生在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水平參差不齊,這就會使得一部分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失去學習的信心,并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班級的管理活動中,班主任及相關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觀察,以掌握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并加強與其的溝通交流,幫助其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重拾學習信心,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保持正常教學秩序的同時,建立起親密的師生關系。
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實施學生的自主管理。在學生自主管理的實施過程中,為保持較高的管理效率,可以實行分層管理模式,也即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分別進行管理:學習成績較好,自制力較強的學生為第一類;學習成績和自制力均一般的為第二類;學習成績和自制力較差且個性較強的為第三類。在對這三類學生進行管理時,對第一類學生可以給予更多的自主管理權,只要行使一定的監(jiān)督權即可;對第二類學生,放任給其一定的自主管理權,但對于大權要自行掌握,并加強對其監(jiān)督;對于第三類學生要對其行使較多的管理權,同時又要兼顧其個性差異,實行差別化對待,以防止其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
將人本管理應用到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是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響應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號召,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將其應用到初中班級的管理過程中都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但就其實施情況來看,并沒有得到完全的落實,亦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qū)。因此,為實現(xiàn)教育體制的全面改革,要重視對人本理念的應用和研究,以促進我國教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
[1]高頻論.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管理研究.2012(82)
[2]張雪.淺談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滲透[J].教師.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