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辛店小學 董俊鳳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師的角色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課堂。它改變了過去語文課堂只注重教師的“教”的片面性,更加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諸此改變,無疑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我們冷靜面對,認真思考,還有些值得好好反思的問題。
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愿意采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墒钱斍坝行┬W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大都還滯留于表面。針對上述原因,我認為應切實做到以下兩點:
自主學習,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探究、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課文。
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能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囊龑?,做到“收放自如”,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
合作學習是語文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另一種學習方式。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夠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但囿于理論上的研究和實踐上的探索還不夠深入,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大多流于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合作學習的任務不明確;合作學習的時機不適時;學生的合作學習缺乏教師的指導。為了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要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有效地進行,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同時,合作學習的任務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具有進行合作學習的價值。一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有困難的任務可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學習小組的相互配合、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容易使學習任務更好地完成。
一般來說可以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開展合作學習:(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產(chǎn)生了合作學習的愿望;(2)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無法解決;(3)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時;(4)學生的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fā)時;(5)學生的意見分歧較大,需要共同探究的時候;(6)學習任務較大,憑借個人能力無法完成。
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去,指導、監(jiān)控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知道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不至于偏離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個明晰的了解,對學生理解較為困難的問題可以適時指導。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升華認識,學會學習。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探究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于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fā)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優(yōu)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針對上述情況,教師要做好以下三點:
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wěn)定和最重要的動力。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的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產(chǎn)生一種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fā)學生探究的意識,激活其探究的思維。
探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的結(jié)果,更重視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拓寬思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確定豐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必要地、有效地進行指導,確保探究過程井然有序地開展,不能讓學生處于無組織狀態(tài),感到漫無目的,手足無措,應該讓學生在探究中有所收獲。
探究式學習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它把學生置于一種開放的、和諧的、互動的、多元的、綜合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感受的體驗,對問題也會出現(xiàn)獨特的理解,即便是有缺漏的,失之偏頗的,教師也應該肯定。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積極探究的成果,教師應該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或認真傾聽學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結(jié)果,或激勵獨特的視角等。
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的思考,不斷的反思,學會吸取精華,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地走進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