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輝
(十堰市科技學校)
中職計算機學校在學生計算機能力培養(yǎng)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針對其出現的問題分組協作式學習是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解決方法,它能將多人好的思路和方法融合到一起,讓大家資源共享,使教師教得出色,學生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本文就此解釋了什么是分組協作式教學, 以及此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如何應用,以提高教學質量。
分組協作式學習主要以小組為單位, 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就是這種學習方法的基礎,也是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關鍵手段。協作就要求各組內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完成學習目標。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另外,此學習模式還能使組內各成員共享小組內收集到的資料,不造成人力和資源的浪費,又能給學生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他們懂得合作的意義。
中職計算機學校應該如何更好地將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呢?
這要求中職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有所了解, 可通過計算機基礎測試或談話等方式進行, 然后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盡量優(yōu)化組合,使每個小組成員結構合理,因為這是決定這種教學模式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 只有分組合理才能讓學生在一個組內互幫互助,能夠共同提高計算機水平。教師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操作,讓小組內每個人能獨立完成,遇到較困難的操作技術,教師鼓勵學生發(fā)揮集體優(yōu)勢,利用集體智慧去解決,讓學生組與組之間合作,完成對知識的掌握,遇到較困難的技術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解決不了,這時教師再具體講解,這樣讓學生自己去嘗試之后教師再講解就能加深學生的印象,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但是,分好的學習小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重新分組,使這種模式更加合理化。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嚴格,教師要能總體把握這種模式,結合教學任務和目標制訂完善的計劃。 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大膽操作,因為計算機技術操作性較強, 學生只有自己動手操作才能對計算機知識更好地理解運用。另外,教師在講解操作知識時,以制訂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設計完成, 通過小組評比等方式鼓勵學生并及時解決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計算機知識。
教師要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計算機課程要安排得合理,教學任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調整。 總之,教師應靈活多變,將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計算機人才。
分組協作式學習是中職計算機學校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這種學習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最大潛力, 有助于計算機學習中問題的解決,還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他們共同提高。 但是這種模式還有它的不足之處,還需要工作在一線的教育人員共同努力,進一步研究創(chuàng)新,使這種模式更好地推廣應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職計算機學校的教學水平。
[ 1]張水波.分組協作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報,2006(08):307-309.
[ 2]劉艷.高職《 計算機基礎》課的分組教學探索[ 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