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實驗小學 汪祖云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中心學校 唐 杰
“約法三章”助力小學語文課堂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實驗小學 汪祖云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中心學校 唐 杰
“約法三章”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課堂高效,“約法三章”包括:一是合理分配時間;二是提升教師教學語言的實效;三是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時間分配;教學語言;學習方式
所謂 “課堂高效”,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高效課堂的實施,能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而優(yōu)化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是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最有效途徑。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向課堂40分鐘要質(zhì)量, “約法三章”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時間就是效益,合理安排、使用40分鐘,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必須做到 “三控制”,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不少于15分鐘;展示交流、精講點撥不超過12分鐘;鞏固練習、達到目標不少于5分鐘。把課堂時間和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討論,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實現(xiàn)課堂高效。
首先,把話說 “準”。要做到教學語言準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備課時對教材、教參、學情等進行深入鉆研和細致分析,掌握其內(nèi)在的本質(zhì)規(guī)律,再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設計好教學過程。
其次,把話說 “精”。學生已交流到位的知識絕不簡單重復。目前,課堂上教師重復的原因主要有:擔心學生沒聽清楚、教師沒表述清楚而重復;學情把握不準而重復;模式應用不靈活而重復;教師的一種習慣。但是,不簡單重復并不意味著教師不重復,必要時可以重復:易忽視處針對性重復;易混淆處對比性重復;重點處反復性重復(可以是教師重復,也可以是學生重復);難點處解釋性重復。
最后,把話說 “簡”。去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導,學生能自己解決的難題不教,不能舉一反三、啟發(fā)思考的不教,未經(jīng)慎思的不教。由此,才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投入到靜思默想的時空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獲。
要提倡 “淺顯知識自主學,重點知識合作學,難點知識探究學”。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在 “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優(yōu)化自主學習方式
無論什么方式的學習,都應該建立在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親身體驗的自主學習基礎之上,一旦離開了自主學習這個前提,學習就落不到實處,更達不到目的。由此說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那么,該怎樣優(yōu)化自主學習方式呢?
(1)優(yōu)化導學目標。要想使自主學習高效,簡潔、明確的導學目標是關鍵。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調(diào)節(jié)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創(chuàng)設“自覺學” “自己學”的氛圍,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導學目標還必須體現(xiàn) “四有”:有內(nèi)容、有學法、有目標、有落實方法。此外,問題的設置要能抓住教學重點,具有開放性,能面向全體學生,內(nèi)容合理,要求具體,學法得當。每一次自主學習之前,導學目標都要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導學目標的引領之下能夠明確本次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和需要達到的程度,進而圍繞目標,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
(2)優(yōu)化學習方法。目標明確是有效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權(quán),圍繞導學目標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在落實自主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導學目標,動口讀書,動筆圈畫,動腦思考,并且要保障自主學習時間。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師不做;學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師指導做。課前,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在預習課文時,可以從 “讀” “圈” “查” “劃” “批” “聯(lián)” “比”“記”8字入手,讓學生自己試著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使學生獲得體驗探求新知、解決困難的樂趣。課堂上,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感知、體會、感悟,讓學生主動融入學習情境,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理解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在學習課文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獲得美的感受及情感的熏陶。課后,放手讓學生去擴展、想象,去積累、升華,在實際生活中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2.優(yōu)化合作學習方式
合作是自主學習的高級階段,只有合作才能使學習深化。英國作家蕭伯納說: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是兩個,甚至是兩個以上的思想?!币虼?,在課堂上,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和能力。
第一,教師要把握合作的時機和確定合作的內(nèi)容: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進行合作;獨立思考出現(xiàn)困難時進行合作;意見不一,出現(xiàn)爭論時提供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爭辯中明晰正誤。
第二,合作要有明確分工。合作學習時,每個成員都要擔當特定的角色,并且每個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要充分體現(xiàn) “因生而異、力所能及”原則,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每個小組設立 “小組長、記錄員、報告員、補充員”等,并時常交換分工。
第三,體現(xiàn)師生合作。合作不僅是生生合作,還可能是師生合作。教師要適時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中,了解學情,及時點撥,掌控課堂。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調(diào)控職責。教師該做的,不是等待、觀望,而是對各個小組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地指導。在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偟膩碚f,教師的 “導”表現(xiàn)在3大方面:導情感、導思維、導方法。
第四,學生要學會傾聽、學會質(zhì)疑、學會表達。
(1)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就是做到認真、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fā)言,不隨意打斷或插話,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并做出正確的判斷評價。合作小組成員必須聽清老師的提問要求,聽懂小組分工的任務,聽明白其他同學發(fā)言的要點,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音。古人說: “三人行,必有我?guī)?。”學會傾聽能讓學生學會取長補短,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傾聽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習慣。有的學生急于表現(xiàn)自己,不聽別人的發(fā)言,或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讓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教師一方面要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聽前提要求,聽后做檢查;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能力。
(2)學會質(zhì)疑。在小組合作中,在肯定別人優(yōu)點的同時,還要敢于質(zhì)疑。如果有疑問,應立即有禮貌地請對方作進一步講解或追問為什么,不要因害羞而不作聲;有不同的見解和意見要敢于提出,大膽質(zhì)疑;對大家沒想到的、沒說完的要勇于補充,這樣才會使我們的課堂富有生機與活力。
(3)學會表達。僅僅會聽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表達。在課堂上,常常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舉手。一些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時的發(fā)言很有價值,等到全班交流時卻沒有了聲音,也有一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楚、準確。為此,教師必須想辦法激發(fā)所有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yǎng)學生敢說的勇氣。把一些容易表達或簡單的問題讓不愛發(fā)言、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并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使他們能夠有表現(xiàn)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隨機補充。要做到在班級展示交流中,學生有充分的發(fā)言、質(zhì)疑機會,教師不以講解代替學生的交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要適度、有效,要能及時對小組成員進行激勵與評價。
3.優(yōu)化探究學習方式
語文探究性學習只是一種學習語文的方式,探究是合作學習的高級階段,可以破解難題與生成問題。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沒有問題,就難以組織有效的探究性學習。在組織語文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方法:可以結(jié)合課文題目、課文重難點、課后練習、特殊標點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抓住文中關鍵詞句處、情節(jié)矛盾處、設置懸念處、前后對比處、藝術(shù)空白處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根據(jù)課文插圖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還可以通過學生質(zhì)疑提煉出探究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會提問題,并且提出有意義、有價值問題的能力。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題,正如李炳亭在 《高效課堂22條》一書中所說, “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不斷探索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編輯:楊 迪)
G623.2
A
1671-0568(2015)33-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