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安
1間木屋,2個涼亭,6張桌子,50多個板凳,在沙漠之中的白沙湖畔,獨此一人擺攤支點,巧樂增收。
她就是十師一八五團(tuán)九連工作站職工聶春艷。
聶春艷的家在距離三連工作站沙漠之中白沙湖30公里的九連工作站,2012年以前,她與丈夫一直在連隊務(wù)農(nóng)種地。2012年5月的一天,趁著農(nóng)閑時間,她與丈夫帶著孩子一起慕名到白沙湖游玩,玩耍中,聶春艷看到這個沙漠小湖來往的游客不少,除了疆內(nèi)的,還有一些外省的,細(xì)心的她還發(fā)現(xiàn),游客除了游玩、拍攝外,連一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客人喝的都是自帶的飲料,累了就坐在樹蔭下、沙包上。
為什么不在湖邊擺個攤,放置一些桌椅板凳,讓游客停歇納涼、掏包消費哪?
聶春艷思忖著,大方地與游客交流,得知他們也都有與她一樣的疑問。
“我們大老遠(yuǎn)地跑到邊境線上旅游,目的就是盡情游玩、開心消費?!币晃粡V東游客的話語撥動了聶春艷的心弦。
對,出外旅游的人不差錢,他們出來就是消費休閑的,圖的是舒心、開心。何不在湖邊擺個攤,農(nóng)閑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聶春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公,得到了老公的贊成。
說干就干。征得連隊的支持,不到一周時間,聶春艷就在白沙湖邊支起攤位,搭起帳篷;她還把在連隊開商店的食品、飲料都搬了過來,在白沙湖邊駐扎下來。
每天天不亮,聶春艷就讓老公騎摩托車把她送到離九連工作站30公里的白沙湖,下午太陽落山,丈夫又跑來把她接回連隊。
自聶春艷的攤位擺上后,不僅給游客提供了便利,而且她自己每天也有可觀的收入。拿她的話說,在白沙湖呆四五個月,收入比在連隊種地、開商店強多了。
2013年春天,來白沙湖旅游的客人多了起來,神奇的邊境線,旖旎的大漠風(fēng)光,獨有的沙漠湖泊奇景,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這下,聶春艷可忙壞了,起初的小攤位滿足不了游客的光顧;在爭取團(tuán)連的扶持下,她將帳篷改成了木屋,自己又購進(jìn)了2個遮陽棚,6套桌椅,除銷售食品、飲料,她還添置了時令瓜果和土特產(chǎn)品,天天是應(yīng)接不暇,忙得不亦樂乎。
從入春5月到秋末10月,聶春艷自己學(xué)會了騎摩托車,每天起早貪黑,在30公里遠(yuǎn)的路上快樂地辛苦奔波著。
僅2013年6個月時間,到白沙湖旅游的游客突破15萬人,聶春艷也賺了個盆滿缽溢,增收近10萬元。
有心的聶春艷沒有把目光盯在現(xiàn)有的收入上,她還想拓寬渠道,多元增收。
利用冬閑時間,她和丈夫跑到烏魯木齊,訂制了印有“白沙湖”字樣的太陽帽和牛仔帽,訂制了印有“白沙湖”的沙漏,加工了白沙湖旅游鑰匙扣,還創(chuàng)新設(shè)計了體現(xiàn)“西北邊境第一團(tuán)”軍墾特色的旅游紀(jì)念品、白沙湖野蘑菇包裝袋。
“白沙湖的景色這么美,名氣這么大,我不但要自己創(chuàng)收,而且還要借助我這個木屋,把我們一八五團(tuán)宣傳出去?!甭櫞浩G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聶春艷是個活潑開朗的人,她每天笑容可掬地迎接每一個游客,用自己的笑容,貼心的話語,吸引著游客止步、停歇、購物。
游客們都把她的木屋樂稱為“春艷木屋”。
今年,聶春艷購進(jìn)了一輛面包車,夫妻倆一邊種地,一邊經(jīng)營著木屋,充實地忙碌著。
問起她今年的收入,愛笑的春艷抿嘴笑道:“收入不錯,希望媒體多宣傳白沙湖,讓更多的游客來欣賞邊境風(fēng)景線、傳奇一八五?!?/p>
爽朗的笑聲在白沙湖的天高云淡中回蕩,激起了湖面陣陣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