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君
(贛州衛(wèi)生學校)
模塊化教學法(MES),是20 世紀70 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fā)出來的以現(xiàn)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其靈活性、針對性、現(xiàn)實性、經濟性的特點,越來越受教育理論工作者及各類職業(yè)學校的關注。模塊教學強調突出技能、技藝要求和動手能力;課程設置盡量做到按需施教,教、學、用一致,目標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語文是中職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緊緊圍繞“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辦學方針,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語文素養(yǎng),為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目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在教學管理、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所以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把模塊教學理論引入語文教學領域,即把語文學科中具有同類功能的知識點或能力項組合成知識模塊或能力模塊,使其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有了科學的教育教學思想作指導,我把它運用到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中來,在貫徹這一模式的過程中,我認為,有兩點很重要,一是轉變觀念,二是改變模式。
轉變觀念,就是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的思想觀念,包括教師“教”的觀念及學生“學”的觀念的轉變。教師要用科學發(fā)展的思想來武裝頭腦,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事實證明,高分低能兒是背離教育規(guī)律的犧牲品。有人曾經說過,一個人真正在學校里所學的東西,是當他在走出校門多年后,把所有在書本里所學到的知識點忘記之后所剩下的。當然,剩下的便是一個人的能力素養(yǎng)。
改變模式,即模塊教學在中職語文中的運用。主要是把中職生應掌握的語文知識設置成四大模塊:閱讀模塊、寫作模塊、口語交際模塊和語文實踐模塊。然后在每個模塊下設置小模塊。
語文閱讀教學資源極其豐富,批判地繼承、科學地開發(fā)、高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構建科學的語文閱讀模塊教學,可以使現(xiàn)有資源的利用最優(yōu)化。我?,F(xiàn)使用的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下冊,12個單元,64 課。我首先對兩冊教材內容進行系統(tǒng)分類,將知識歸類組合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詩歌、文言文模塊,其中在記敘文模塊中再散文、小說、戲劇小模塊,小模塊下又分若干子模塊,如散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四類進行比較教學,因材施教,打破章節(jié)。閱讀模塊教學就是目標單一,有利于學生集中學習節(jié)省教學時間以便拓展知識視野,能夠建立新型的閱讀教學結構。
聽話時做到耐心專注,能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觀點和意圖;說話時有禮貌,表達清楚、連貫、得體。學會介紹、交談、復述、演講、即席發(fā)言、應聘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能夠根據(jù)學習、生活和職業(yè)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shù)谋磉_和交流。
教師用朗讀帶動說,教學中要結合語文教材的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大聲”地讀好每一個字詞句,通過繞口令、聽范讀、齊讀、個人朗讀、分角色朗讀、吟詠誦讀、回答問題、等多種教學手段,糾正學生讀錯的地方,引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和當眾發(fā)言的膽量。
引導學生可以在不同語境下進行流暢、完整的語言表述,是以“交談與講演”為主的口語訓練。
即以“討論與辯論”和就業(yè)交際為主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中職生具備較好的從容應對的口語交際能力。
面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盲目、低效,促使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建立新的寫作模塊教學。
1.記敘文寫作模塊。分為以下四個小模塊:一是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二是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經過和結果為重點。三是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托情懷為主。四是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為主,借象征抒懷。記敘文模塊,能恰當?shù)剡x擇材料和組織材料,能在敘述和描寫的基礎上學習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2.議論文寫作模塊。
3.應用文寫作模塊。分為兩個小模塊:一是基礎模塊,包括:應用文寫作概述、事務文書、禮儀文書,等等。對于基礎模塊,教師盡可能聯(lián)系學校和社會當中發(fā)生的一些實際問題,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情景,模擬實際寫出相應的文種。例如,開學初,要求學生結合實際寫學習計劃等,讓學生感受到應用文寫作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二是實踐教學模塊,包括:課堂實踐訓練、課外實踐訓練、社會實踐訓練。
1.設定主題。就是根據(jù)中職語文教學大綱中的基礎模塊、職業(yè)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層次,參照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現(xiàn)有課程體系,把相同功能的知識點整合,設計出不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模塊主題。如“我愛我的專業(yè)”“模擬應聘”等模塊。
2.各模塊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目標要求具體,可操作性強。
3.各模塊中活動內容的選擇,它指明每一個實踐活動方案的方向。
4.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這是實施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具體的部分。
5.實踐教學。
6.反思實踐成果。在實踐活動中總結且提煉出活動過程、教學方法和反饋方式的理論性成果。
根據(jù)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yè)生活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通過搜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yǎng)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情感。
閱讀模塊、寫作模塊、口語交際模塊和語文實踐模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我們力圖通過閱讀教學模塊教學為樞紐來整合中職語文課改背景下其他模塊的教學,使閱讀、寫作、說話和語文實踐真正融合成一體。
[1]譚蒙革.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辦法.成功教育,2008,(08).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