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中學 郭小敏
創(chuàng)設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第一步,但情境并不是教師隨意創(chuàng)設的。我們可以根據寫作目標創(chuàng)設以下多種情境:
“真實的材料是實際交際活動的材料,而不是專門為語言教學準備的材料”,可以是某個教學模型,也可以是報紙雜志上的文章;電視電臺里的新聞;某個訪談、演講等等。教師要善于利用周圍具體真實的材料來創(chuàng)設情境。
即教師通過模擬實際,利用各種活動來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寫“開學第一天”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模擬一個開學第一天時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表演。
即教師對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對學生形成一些深層次的啟發(fā),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和寫作欲望。這主要是針對一些較難的話題,學生不知從何下手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問題來激活學生的心理圖式。
即引導學生通過某種現象去聯想另外一種現象,或是有某一現象的表面去聯想其深層次的內容,又或是由某一現象進行有意義的思維擴散。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很多學校意識到了將教育技術應用到課堂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而,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在很多課堂上,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僅停留在表面,其更大更廣的作用并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揮。以教材搜集為例,教師所使用的教材多為各種多媒體資源庫、教育網站,以及網絡課程搜集而來的教育信息,這些信息大多是課本的翻版,多是“新瓶舊酒”。教師并沒有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材的拓展與延伸,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另外,教師成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體,學生只是觀看教師如何使用教育技術,仍然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讓學生主動積極地使用教育技術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的嘗試還是相對較少的。還有一些教師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度地強調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整個課堂成為展示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平臺,而忽略了其只是輔助教學的一個手段。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條件下,可以利用計算機模擬情境,使參與者能夠融入到這一虛擬情境中,制造出“真實”體驗。在英語情境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role-play等方式,創(chuàng)設角色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去體會、感知所描述的情境。通過這種模擬現實的方式,學生就能感知到Toby在非洲大草原上探險的快樂經歷。如果要以此寫作的話,我們就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可以讓學生在Toby的每一篇日記中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去“真實”地體驗Toby在非洲的經歷。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能開闊思路,有話可說,也才能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些情境運用傳統(tǒng)的幻燈片或圖畫等,只能表現出其靜止的狀態(tài)。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渲染。這種形象化、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能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重刺激,讓學生對寫作材料進行形象化處理,并展開充分的聯想和想象。這樣必會刺激學生的寫作靈感,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Our beautiful school yard的寫作,雖然也可以引領學生去觀察校園,發(fā)現校園之美,但是靜態(tài)地觀察學生司空見慣的情境很難對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靈感進行刺激。然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渲染某個或某幾個校園情境,或許就能給學生提供新的寫作視角,必然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靈感和寫作興趣。
寫作的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然而,學生不可能經歷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就能彌補時間和空間上的缺陷,把外景移至室內并予以強化,展示客觀事物的原貌、發(fā)展變化過程和社會生活畫面,讓學生在較少的時間內獲得豐富的寫作表象,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產生訴諸文字的欲望。如在One autumn morning的寫作情境教學中,就可以將外界的場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轉移到課堂上,使學生對秋天的早晨有重點印象,這比實地觀察獲得寫作表象要方便得多。
[1]李吉林.談情境教育的課堂操作要義[J].教育研究,2008(7).
[2]李香偉.巧用信息技術激活英語課堂[J].考試(教研),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