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娟 丁勇 袁梟龍
(河北省懷安縣畜牧水產局,076150)
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大與集約化快速發(fā)展,動物防疫水平不斷提升,疫病監(jiān)測在各級動物防控部門實驗室內被啟動,準確評價免疫水平與身體狀況的需要實驗室血清學檢測和檢測(包括組織器官、糞便及各種棉試子)樣品的實驗研究方法。監(jiān)測就需要大量的血清和檢測樣品,采血是取的血清的主要手段。采血是一項提前準備性工作,采血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監(jiān)測與實驗結果的判定,而采樣時間、保存、運送等因數(shù)都影響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
1.1.1 采血用具的消毒。按常規(guī)操作來完成。
1.1.2 采血部位按常規(guī)規(guī)程進行剪毛、清洗與消毒。
1.1.3 采血過程要防止擴散與傳染,殘余血液及所用的器具全部進行焚燒與消毒深埋。
1.1.4 抗凝劑的選用(指用全血的樣品),常用的抗凝劑有:①枸椽酸鈉,常用3.8%的溶液,適用于血鈣的測定和血測定時的抗凝。②肝素:按要求標準配置肝素鈉0.1%水溶液,分裝于小試管(或小玻璃管)可使5—10ml血液不凝固,肝素對血中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測定均無影響。③雙草酸鹽抗凝劑,可用市售藥品配制,適量加入供采血用的試管(或小瓶)中,一般0.5—1ml,置干燥箱內,80—100℃烘干備用。④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配成20%的溶液2滴可使7ml全血抗凝。
1.1.5 分離血清時,放置血液的試管,小玻璃瓶要傾斜成45℃角靜置,利于血清析出。
1.1.6 人員自我防護,如戴眼鏡、口罩、頭盔與穿防護服等。
1.2.1 禽冠采血法:用針頭刺破禽冠(或在禽冠尖端剪開一個小口子)吸取血液可用手擠壓禽冠吸取50—60UI血,供作血涂片用。多用于需血量較小的采血,注意消毒工作,同時作好止血,可用碘酒涂抹傷口。
1.2.2 禽頸靜脈采血法:右側頸靜采血,左手食指和中指壓夾住禽頭部,并使頭偏的一側,無名指、小指和手掌握住軀干,拇指壓靜脈心臟端以使靜脈充血舒張。右手持注射器、針頭由翼根部向翅膀方向沿靜脈平行刺入羽翼、傾斜30--45℃沿血管方向一側0.4cm挑破皮膚前行0.4cm刺入靜脈,再與血管平行進針0.35cm抽取血液。用酒精棉球壓迫針刺處止血。適用于30日齡內的禽類。
1.2.3 禽翅內側靜脈采血法:可采血10—20ml,①器械及用具的準備與消毒:棉球、小試管或細塑料管、試管架、鑷子、7#針頭的一次注射器。②手提保定。助手一手抓住兩條禽腿,一手抓禽翅根部,以拇指按壓靜脈。③確定部位選擇:注意術者左手大拇指捏住雞禽內側,其余四指捏住禽翅外側展平禽翅,右手握針,沿血管方向刺入。
1.2.4 禽心臟采血法:①禽左側向上橫臥保定、拔去胸上部羽毛,尋找由胸骨走向肩胛的皮下大靜脈,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碘酊棉球標記部避開胸骨7#針頭刺入,邊刺邊抽動活塞,若刺入心臟,便有血液涌入注射器。②仰臥保定,禽頭部朝向術者,拔去胸上部少許羽毛,用手指在胸骨上一方、嗉囊下方摸得一凹窩,右手持7#針頭自持有血液涌入注射器,取血后做止血與消毒工作。
2.1 采集病料樣品是診斷檢測中至關重要的,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時效性、普遍性。病料采集應符合以內容:①典型性:選取癥狀最典型或病變最明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最好未經藥物治療過的病料。②病料采樣的比例:根據診斷檢測規(guī)程的具體要求,嚴格按照規(guī)程要求采集足夠樣品,不同疫病的所需樣品不同,按凝似疫病的具體要求病料來采集。③根據檢測要求及檢測對象和檢驗項目的不同,選適當?shù)牟蓸訒r機,對檢測結果很重要,應嚴格按規(guī)定的規(guī)程時間范圍取樣。④無菌操作條件下采樣。采集檢驗樣品,要供病理組織學檢驗、病原學、血清學檢驗,要無菌操作,對用具、容器須事先作好消毒滅菌工作,按具體規(guī)程來操作。特別是尸體剖檢時需先采集樣品,后剖檢,以免人為污染。病理組織學檢查可選用典型病的剖檢后的樣品。樣品數(shù)量要滿足診斷檢測的需要,有剩余,以備復檢使用。⑤一個樣品一個容器,立即密封,作冷藏、冷凍或其他處理,供病毒學檢驗的樣品,數(shù)小時內要送到實驗室,超時應冷凍保存,裝樣品的容器應貼上標簽(要防止因凍結而脫落),標明采集時間、地點、禽名稱、發(fā)病時間、死亡等具體相關信息。⑥人員安全與樣品包裝。首先采樣人自身防護按規(guī)程要求來做,同時防止病原擴散條例技術規(guī)程來操作以防范病原外泄,同時防止它本身被外部環(huán)境的污染、包裝樣品應防止損壞、污染和外泄等。按規(guī)定的時間送往實驗室,否則影響檢測質量和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
2.2 血液的采集
2.2.1 病毒學檢驗血液樣品,在禽發(fā)病初體溫升高期時采樣。全血樣品必須是抗凝血,可選用肝素。因為杞緣酸鈉對病毒有輕微的毒性作用可殺死病毒。按常規(guī)操作規(guī)程準備真空采血等或其他滅菌容器內每ml血液樣品外加1ml的0.1%肝素,加入血液應搖均混合。用脫纖血時,先在容器內加入適量小玻璃球,加入血液后,反復震蕩(亦可用震蕩器震蕩)、各1000單位每毫升血液加入量。
2.2.2 細菌學檢驗樣品,在發(fā)病初期或發(fā)病高峰期最好為未經抗生素藥物治療。同時加抗血凝劑,同上,但值得注意不加雙抗(青鏈霉素)或慶大或其它抗生素,貼標簽送檢,置4℃冰箱備用,但存放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發(fā)生溶血。
2.2.3血清血學,按常規(guī)操作,便于擴出血清多為主,亦可用離心機折出血清。
2.2.4 寄生蟲檢驗,一般在取血時直接做成血涂片送檢即可。
2.3 組織樣品采集:按常規(guī)要求采取內臟,注意應用PBS液即可。
2.4 糞便樣的采集:病毒學檢驗樣品,用新鮮糞便滅菌的棉試子從置腸深處或泄殖腔粘膜上蘸取糞便,并立即放人裝有PBS液的試管內密封。細菌寄生蟲檢驗樣品與之相似。
2.5 禽流感樣品采集及相關運輸保存:禽流感病毒主要在呼吸道粘膜細胞內增殖,一般最少要求8只頻臨死亡的病禽采集樣品,泄殖腔試子、器官試子、肺與氣管混合樣、腸及內容物的混合樣,肝、脾、腎和腦、肺等組織混合樣各8個放入PBS液。
2.5.1 泄殖腔棉試子將醫(yī)用棉試子插入禽肛門并旋轉,使糞便粘在棉試子上,后放人PBS液的緩沖液中送檢運輸。
2.5.2 氣管棉試子:活禽采樣時,將置棉試子插入活禽的氣管內,輕輕擦試氣管壁并放人緩沖液中。
2.5.3 糞便,取頻臨或剛死亡禽的新鮮糞便,用醫(yī)用棉試子沾取糞便,放在PBS緩沖液中。
2.5.4 采集15只病禽血液樣本,采血樣為3—5ml,自然折出血清或離心均可,同時棉試子為防制感染可用下列PBS液;PH值調為7.0—7.4的PBS值,加入3000UI/ml青霉素、鏈霉素3mg/ml、慶大霉素1—2萬UI/ml、制霉菌素(10000UI/ml),但糞便和泄殖腔試子抗生素分為:1.5萬UI/ml,制霉菌素(50000UI/ml),PH值應調至7.4。而新城疫,以腦和肺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時間最長。
2.6 操作規(guī)程
2.6.1 人員自我護服規(guī)程。
2.6.2 采樣環(huán)境要求規(guī)程。
2.6.3 采樣單填寫要求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