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宇
哈爾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裝潢系,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書籍的種類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專業(yè)化,手工元素在現在的裝幀設計形式中顯得更加珍貴。完美的書籍裝幀設計需要兩個具備兩個功能,一個是功能性,一個是藝術性,兩者缺一不可。如果脫離功能性,而一味的去追求藝術性,是不可取的;如果只看重功能性,而忽略藝術性的設計,這就讓書籍裝幀設計失去了靈魂?,F在手工元素所流行的是它特有的質樸、靈動、自然,手工元素從它的獨特性、裝飾性以及它的審美價值,展現了書籍裝幀的獨特魅力!現今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國使用的手工元素有,手繪,剪裁,折疊,拼圖等方式。書籍裝幀形態(tài)要具備字體、圖形、材料、色彩來進行表現,有效的展現了書籍裝幀起到的誘導閱讀作用。并且手工元素要遵循自然隨意的特點,增加它的美學價值,對于裝幀設計師來說,手工元素是他們必須要掌握的設計語言,這不僅是線條、色彩、筆觸的合理安排,而是對創(chuàng)意設計的探究,對設計師設計思維的展現,隨著設計的創(chuàng)作而不斷深入,這也是對中國文化的沉淀。
在人類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書籍融合了人類無數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成果,在書籍形式的演變中,一本書的制作不僅僅是將文字寫在書本上,而是要經過對外觀的修飾,對于顏色的設計,還有字體的選擇,使其讓閱讀者產生興趣?,F今的人們認為給書做一個封面就認為是書籍裝幀設計,有些設計師把思維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模式中,讓圖片和文字在平面的版面中進行拼貼,使這些設計師的設計理念產生局限性,往往這些作品不能很好的表現出真正的設計美感,所以考慮一本書籍設計,不僅要考慮它的形態(tài),還要通過設計讓讀者看完這本書之后能真正得到啟發(fā)。一本好的設計書必須把內容與形式,藝術和功能完美的結合起來,突出它的和諧與對比之美。
書籍是傳承中國文化的工具,也要隨著時代變化,展示書籍全新的閱讀理念,不能用以前的舊思想進行設計書籍,風格不能太單一,豐富書籍的版面風格,排版形式多樣化,這就需要設計師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更加吸引讀者去看書籍,讓讀者喜歡上讀書。
手工元素是設計師展現他自己設計思維的方式,手工元素所表現的符號標志富有一定的個人色彩,更加貼近筆者的思維方式。
現今社會在發(fā)展的同時,科技也在進步,工業(yè)化水平不斷提高,純手工元素的書籍裝幀設計幾乎不存在了。很多的書籍通過設計制作完成的過程中都需要電腦和工業(yè)化的印刷,現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手工效果越來越多的是運用電腦軟件和模切技術來完成的。通過這樣的技術產生了手工獨特的效果,達到了書籍美學與閱讀信息功能的完美結合。
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手工元素的表現形式,有手繪、拼貼、刺繡等,通過這些表現手法來修飾書籍,提高書籍內容的可閱讀性。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手工繪制主要是通過鼠標或手寫板對矢量圖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其與設計師的靈感相結合。通過手繪的方式尋找創(chuàng)意靈感和對整個書籍裝幀的構思。
剪裁也是對書籍造型和書籍內容的設計形式,目前為了添加書籍的藝術性,通過剪切、鏤空、手撕的方式來表現出特殊的視覺趣味,增加了書籍視覺的沖擊力。
折疊元素在書籍設計中有著很長的歷史,現在從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都能感受到這個元素的存在。為了更好的展現書籍的美感形式,通常設計師就會運用折疊元素對封面或內頁進行設計,以增加讀者對書籍的閱讀新鮮感。
手工元素具有主題性和藝術性這兩個獨特性。
所謂主題性就是對書稿內容的構思創(chuàng)作,主要體現“立意”的創(chuàng)新,因此設計者要通過反復閱讀書稿的內容根據內容來設計整個書籍的風格,展現出獨特的意境。
手工元素在藝術性方面是對整個藝術學的綜合體現,在設計書籍裝幀的過程中,通過考慮文字、顏色、材質等方面體現出它的本體美,讓書籍的思想內容與設計的完美表現形式有機的結合。通過設計的藝術性讓書籍裝幀增添異彩。
除了這兩個特性以外,還要注重它的個性,個性是通過藝術氣質和品格來表現的,書籍裝幀的設計在于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必須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設計就缺乏生命力,就不能更好的展現設計師對審美的理解。
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色彩有很大的視覺沖擊力,并且跟人們情感有密切聯系,不同題材的書籍運用不同顏色,通過手工元素對顏色進行組合,使其伴隨字體、圖形、材料進行相互融合。
設計圖形是書籍裝幀最靈活的設計方法,圖形一般不具有規(guī)則性,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呈現出穩(wěn)定、靜止、秩序、規(guī)律的畫面感,在設計頁面時,可以讓排版顯得更靈活性,生動性、有趣性,能夠通過圖形化的手工元素調節(jié)書籍整體的活躍度。
任何設計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展示出來,讓別人看到設計的成品,像書籍最好的方式媒介就是紙張材料,紙張的種類各有不同,通暢用木材,竹材和塑料來制作,不同的閱讀人群選擇的載體也就不一樣。
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科學技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改變了人們在社會中的生活方式,工業(yè)化的產品也不斷的增多。手工元素的書籍作為回歸自然和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綜合形式出現,是人們不斷感受到更多美的信息,并且讓人的各種智慧得以傳播。
設計和審美意識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設計總是引領者時代不斷發(fā)展,改變著大眾的生活,所以書籍裝幀設計也在不斷發(fā)展中運用了大量新視覺樣式,通過運用不同的材料表現手法展現書籍裝幀的獨特性,有效的延伸了設計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的藝術構思和審美觀念!讓其設計作品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
[1]鄧中和.書籍裝幀創(chuàng)意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2]管佳鶯,邵余曉.書籍裝幀設計[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
[3]郭麗.書卷氣自華——探尋書籍裝幀設計的神韻[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7(2).
[4]王軍平.影響書籍裝幀設計品質與格調之因素探析[J].大眾文藝,2010(10).
[5]劉鐵薇.中國現(當)代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文化選擇——對書籍裝幀設計中弱文化態(tài)勢的思考[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