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欲的態(tài)度
欲是好東西,讓人生有意義。
自然而然是欲,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寒了增衣,困了放松,瞌睡了找枕頭。由平庸到高尚,由常人到偉大,是欲在發(fā)揮作用。但欲是有界限的,煮飯的是火,火過頭煮煳了,或燒了廚房,是超限,是越界。中國的皇帝有偉大的一面,也有自私卑鄙的一面,比如太監(jiān)要被閹割。陜西土話把閹割叫“去勢”,這個詞真是形象到位,把人的根本東西拿掉了,有形無勢,無法形勢大好。太監(jiān)是皇帝的私欲延伸的惡果,如果皇帝和普通人一樣,只娶一個老婆,太監(jiān)的形勢就保全了。
“養(yǎng)生難在去欲”是蘇軾的一句名言。樹長成棟梁要剪枝,平頭百姓躍為大人物要去欲?;实凼窃搸ь^去欲的,普通人的欲火燒自身,為所欲為的皇帝燒的可是整個國家。人去欲是難的,去掉哪些?去掉多少?不好把握。豬八戒是什么都不戒的,因而是個笑柄。和尚剃光頭發(fā),把頭頂?shù)?、心里的全部去掉,放棄現(xiàn)實的人生,是難為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能做到。讓皇帝去欲,更難。吃屎喝尿的才成了皇帝,我容易嗎!電視劇《康熙王朝》有一句主題歌詞,“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他是皇帝,肯定想活五百年,正受熬煎的老百姓,一天也不想多活。《康熙王朝》拍得好玩,捏造了康熙爺?shù)姆N種德勤技能。處于民主進程的社會里,大講皇帝的偉大,沒有什么益處的。
人生一輩子,壽限大約100年,性子急的少一些,腸子寬的略多一些。老天爺?shù)倪@個設置是有大局觀的,一個人活到六七十歲,把人生的基本東西看透了,但活明白了就退休了,只好把“人生經(jīng)驗”傳遞給下一代。這個節(jié)骨眼上,老天爺又加裝了一個“代溝”的裝置,孩子不吃老子那一套,所有的事情要重新來過,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把人生的跟頭再重新跌一圈?!按鷾稀笔欠峡茖W發(fā)展觀的,預防人類進化的步子邁得太快。試想人生是300年,退休制度是260歲,街上走的,屋里坐的,多數(shù)是人精。人種可能延續(xù)不到今天,早滅絕了。從這個角度看,老天爺也是在去欲,但成就的是天大的事。“人間隨處有乘除”,這是曾國藩詩里的一句。曾國藩不是大詩人,寫的多是哲理詩,在哲理上也比蘇軾差一個檔次。但蘇軾不會帶兵打仗,也不會經(jīng)營自己的人生。詩詞文章一篇比一篇好,但做官是一年比一年小,貶了再貶。蘇軾屬于虛高一籌,在人生層面上“去欲”稍多了些。王維呀,白居易呀,又會寫詩,又會做官,活的年頭也長,魚和熊掌都得了。
居家過日子一點一點積累財產(chǎn),由溫飽到小康,是做加法。一夜暴富的人,是做乘法。在秩序井然的社會里,做加法的人多,在少規(guī)則的年月,做乘法的人多。亂世出英雄,就是這個意思。
做除法,先從減法做起。減法也難做,錢越多越好,名越重越好,官帽子越大越好。有個人從“聞雞起舞”到“戴月荷鋤歸”,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都是圍繞著“錢、名、官”這三個字轉(zhuǎn)。等到有一天累病了,躺在床上,心里才恨著罵這三個字竟無半點用處。但身子康復了,又上路去旋轉(zhuǎn)了。
有一個老掉牙的故事,說一個臨死的財主,連著幾天合不上眼皮,還高舉著兩個手指頭,兒孫們百思不得其解,老伴相知一生,將燃著的兩個油燈頭,吹滅了其中一個,財主才放心地撒手塵寰。這樣的人實在可恨又可愛,真真是把一個事業(yè)進行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