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 于梅
【摘 要】本文思考了高中化學教學對于專業(yè)化學人才培養(yǎng)的意義,以期能為化學科研及應用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高中化學 專業(yè)人才 啟蒙 準備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高中的職責和任務到底是什么?它對學生日后的工作方向到底有什么樣的影響?筆者認為高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為大學做準備。學生要考什么大學,上什么專業(yè),都是在高中做出決定,而大學和專業(yè)對于一個人的未來是起決定作用的。曾幾何時,成為科學家是多少有志學子的奮斗目標?;瘜W是標準的自然科學,也是培養(yǎng)科學家的搖籃。試問有多少高中同學在報考化學專業(yè)時是想成為一個科學家呢?筆者認為,有時候我們更關注高中教學的普遍性而忽略了教育主體的個性,更關注它的時效性而忽略了長遠性。我們將高考看作是檢驗教育的絕對標準,我們上課時傳授學生應試的技巧,希望他們能擠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然而我們是否清楚過了獨木橋之后的路該如何走呢?有的老師說那是以后的事,是大學的事,我們管不了那么多。筆者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我們在高中畢業(yè)時就已經選擇了自己的專業(yè),換句話講,我們沒有在高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喜歡和追求的東西。筆者在讀大學和研究生期間,深感從事化學的專業(yè)人士大多對化學沒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也沒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呢?
三年前我成了一名高中化學教師,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專業(yè)化學人才的啟蒙在高中,其實其他學科何嘗不是如此呢!那具體到學校,教師該做些什么呢?筆者認為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問題,這是方向性問題。抓成績固然重要,但不能將高考作為唯一的標準,高考考的就講,不考的就不講。尤其一些資歷較深的老教師,他們往往教的是高中的尖子班,這些孩子是更適合成為科學家的,他們對化學的看法會直接影響學生。其實化學是一個開放的學科,實驗是它的魅力所在,如果學生聽到的總是如何去應試,即使教師講一些化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也遠不能從中體會出化學的魅力,所以我們能不能在應試的大地上給化學一點凈土是至關重要的。其次,對于表現(xiàn)出對化學有熱情的同學,學校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競賽班,讓學生提前接觸大學化學,或者搞研究性課題,組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我一直認為這對學生來說是最高效的學習,因為它帶有方向性。一所學校的成功應該是讓它的學生能在高中階段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喜歡和追求的東西。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的學生在報考志愿時,比如說報化學,他能夠驕傲地說,我熱愛,所以我選擇,那便是我們高中教育的成功。
于我而言,這是我作為教師的動力和努力的方向。從我來到八中,我一直負責競賽培訓。說實話,一開始接手競賽,自己真的是誠惶誠恐,因為競賽的功利性太強,我迷茫了。前兩年的競賽我瘋狂地講,學生瘋狂地記,就這樣學生越來越少。我想,剩下的學生喜歡我多于喜歡化學。那一年,我的學生沒有獲得省一等獎,最后只有兩個同學選擇了化學專業(yè)。到第二輪競賽,已經是選修課了,課時大大減少,尤其是化學,好像已經成為雞肋,競賽不加分,自主招生又不考。此時的化學競賽課恐怕只能靠興趣支撐了,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現(xiàn)了,我的學生展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化學的勁頭,大家學得很開心,我上課也不感覺累,最終學生的競賽成績也比上一屆好了許多。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興趣在學習中的巨大作用。有一個參加競賽的學生,他的各科成績一般,化學成績也平平,但他就是對化學有興趣,他參加競賽不是為了保送,也不是為了加分,就是想從事化學專業(yè),他在高中就已經把大學的課程全部學完了。教育是什么,不就是要經世致用嗎?若單從對化學事業(yè)的貢獻而言,覺得這個學生比我教出一個考上北大化學系卻對化學沒感情的學生更讓我自豪。我很感謝我這些參加競賽的學生,是他們讓我更堅定,是他們讓我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化學老師的價值。我為我能教出這么多熱愛化學的學生感到自豪。我想,當有一天他們站在冰冷的實驗室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應該是充滿激情的。我仿佛感到了當年走入師范大門,習教育之法,是我人生中尋找自我的開始。以我之所學,為學生夢想的實現(xiàn)而盡綿薄之力,為培育國家棟梁而盡一己之力,這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的“經世致用”之哲學。
其實,從近兩年的高考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高考化學越來越不拘一格,出題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化學和數(shù)學思維。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也應該是這樣的,高考對教師教學的方向是決定性的,這樣的高考迫使教師思考,我們到底在化學課上要教給學生什么?
我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中國科學家總是在自然科學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面前毫無競爭力?我們偉大的民族一直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然而志從何來?我認為志始于高中,作為一個教育者,當思教育之功,當思教育之德,當思教育之法。在化學的世界里有這樣兩個概念,反應方向和反應速率,當外界條件改變時,速率變大時反應卻不一定正向進行,也就是說沒有方向的效率,未必是我們想要的。以上這些文字是我作為一個一線教師的一些感受,之所以有上面的話,是我覺得我們好像在快馬加鞭的過程中忽略了些什么。鑒于學科的局限,我只是針對化學談一下自己的想法,至于其他學科是否如此,有待諸君探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