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培杰
因為比較喜歡讀《道德經(jīng)》,在進行“三角恒等變換”一章教學備課時我突發(fā)奇想:《道德經(jīng)》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辯證法思想似乎可以作為“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課的思想基礎(chǔ)……于是,我精心備課后在課堂上實踐了這一想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這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將會印證《道德經(jīng)》里的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生:三生萬物?。▽W生很快應答,并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師:“道”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我們數(shù)學學科的科學思想。具體到我們這節(jié)課,同學們知道“一”是什么嗎?(生無應答)“一”就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過的兩角差的余弦公式。(板書: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記為公式一)。由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生”出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中的其他5個公式。
生:“生”?怎么“生”?。亢呛恰ú簧賹W生說笑著)
師:“生”,就是生長。也就是說,其他5個公式可以在公式一的基礎(chǔ)上生長出來,它們的根是公式一(“描述”數(shù)學中的重要思想,即化歸思想)?,F(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怎樣由公式一“生”出公式二——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板書:cos(α+β)=?)
生:公式一的括號里是減,這里是加,加可以改寫成減減!
師:很好!這樣cos(α+β)就寫成cos(α-(-β)),把-β看成一個整體,問題就化歸為公式一啦(直接點出化歸思想)。那cos(α+β)=?
生:cos(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
sin(-β)。
師:正確!不過,括號里有個-β,不夠簡潔,可以化簡嗎?(問題升級)
生:可以啊,誘導公式?。?/p>
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
師: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兩角和的余弦公式。(板書: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記為公式二)?,F(xiàn)在想想,公式二是不是公式一“生”出來的?(回顧知識生長的過程;生開心地笑)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二怎么“生”三,兩角差的正弦公式。(板書:sin(α-β)=?)
生:這個怎么“生”啊?“生”不出來?。。ㄖR“生長”的難度加大,生依然在笑,但笑得不輕松)
師:sin(α-β)與cos(α+β)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前者能由后者“生”出,說明前者的根在后者上(提示化歸思想),它們之前通過什么手段化為同名三角函數(shù)的?(啟發(fā))
生:我知道了,誘導公式,sin(α)=cos(-α)!
師:很好的聯(lián)想!這樣一來,sin(α-β)=cos[
-(α-β)]。只是,這與公式二在形式上還是不夠一致啊,怎么“生”呢?(學生啟而不發(fā),思維凝滯)
師:只能改改形式了。(繼續(xù)啟發(fā))cos[-(α-β)]里-(α-β)不是可以寫成-α+β嗎?
生:把-α看成一個整體,這樣就是公式二了!cos[-(α-β)]=cos[(-α)+β)]。(生開始覺悟)
師:很好!那進一步呢?
生:cos[(-α)+β)]=cos(-α)cos β-sin(-α)sin β=sin α cos β-sin α sin β。(生思維順暢起來)
師:非常棒!這樣,我們就“生”出了公式三。(板書:sin(α - β)=sin α cos β-cos α sin β,記為公式三)。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我們“生”三的過程?!耙簧?,二生三”,之所以能夠“生”,是因為公式三可以化歸為公式二,公式二可以化歸為公式一,也就是說,公式二和公式三本質(zhì)上就是公式一。我們要由公式一“生”出公式二和公式三,關(guān)鍵是找到公式二和公式三化歸為公式一的“手段”。這種“手段”,在公式一“生”公式二的時候是“將加號寫成減減”,在公式二“生”公式三的時候我們用上了誘導公式。也就是說,我們讓整個“生”長過程進行下去的思想基礎(chǔ),就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化歸”思想!現(xiàn)在,我們就運用化歸思想,讓公式三來“生”出“萬物”吧!
生1:sin(α + β)可以寫成sin(α -(- β)),所以sin(α + β)=sin(α -(- β))=sin α cos(- β)-cos α sin(- β)=sin α cos β+cos α sin β。
師:很好,正確!這位同學“生”出了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學生開心大笑,并躍躍欲試)
生2:還可以得到tan(α - β)!tan(α - β)===…(學生思維卡殼)
生3:他難產(chǎn)了!(眾大笑,生2自己也笑)
師:思路是對的,的確可以得到tan(α - β)!現(xiàn)在的問題是怎樣化簡?我們要的是tanα和tanβ的形式。那么,怎樣可以得到呢?(“怎樣可以得到”問的是化歸的手段)
生4:因為tanα =,所以可以讓分子分母同時除以cosα。
生5:不好。我認為應該同時除以cosαcosβ,=。
師:兩位同學的思路都是正確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tan(α- β)=。
生:(老師話音剛落)老師,老師,用- β代替β,就是tan(α+ β)=。
師:很棒!這樣一來,兩角和、差的正切公式我們用一節(jié)課就都“生”出來了。同學們,接下去我們還可以“生”出很多優(yōu)美的公式呢,現(xiàn)在你體會到“三生萬物”的道理了嗎?請同學們課后再仔細回顧一下我們“生”萬物的過程,領(lǐng)會數(shù)學中的化歸思想。
課后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比較高漲,學習小高潮不斷涌現(xiàn)。我的體會,以思想為核心,用名言作引領(lǐng),是這節(jié)課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我將《道德經(jīng)》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名言貫穿到了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而這句名言中的辯證法思想恰好又與本節(jié)課中“化歸與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相契合,辯證法思想加數(shù)學思想,為學生揭示了知識生長的過程與方法。
(責編 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