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民
摘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現(xiàn)有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特點出發(fā),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滿足學生學習渴求的教學情境,點燃求知火花;有意識地制造懸念,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操作演示實驗,營造探究氛圍;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滲透濃郁現(xiàn)代氣息,以求課堂教學高質高效。
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物理雖然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但是有些物理概念和原理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有的甚至看不見、摸不著,如“電學”、“電磁波”、“加速度”等。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現(xiàn)有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特點出發(fā),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滿足學生學習渴求的教學情境,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帶領他們走進求知的殿堂。
一、巧設導入情境,點燃求知火花
一堂課的導入是否成功,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绑@奇是了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一般來講,物理教學內容相對復雜,新課導入也相對困難。因此,新課導入的方法應該遵循多樣性的原則??梢蚤_門見山,直擊要點;可以順藤摸瓜,演繹推理;可以引入生活經驗,使學生感覺似曾相識;可以出其不意,卻在意料之中。但無論如何,備課時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用學生的“心”備教師的課,抓住一個巧字,點燃求知火花。例如教學相對運動內容時,可以列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法國飛行員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顆德國的子彈的真實故事;講液體浸潤時,解釋日常生活中人們?yōu)槭裁凑f“落湯雞”而不說“落湯鴨”的道理;講實深與視深時,引用毛主席詩詞名句“魚翔淺底”例證。這樣,通過有趣的演示實驗和有趣是故事,可使原本比較枯燥抽象的授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形象逼真,產生很強的感召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快樂輕松地學到物理知識。
二、故弄“懸”虛,誘發(fā)探討熱情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茖W探究始于“問”。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設置障礙,制造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懷疑、困惑和矛盾,從而激起學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究問題的情境,促使學生積極獨立思考,產生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緒論》一節(jié)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我們可以列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在衣、食、住、行、交往、通訊、醫(yī)療、娛樂等方面的先進設施或儀器,無不與物理學知識及應用有關。如在一次海上大風暴來臨之前,山崩地裂的轟鳴聲足以讓窗戶震顫,甚至把酒杯震碎,期間使一船乘客竟毫無外傷地死去,解剖結果發(fā)現(xiàn),導致乘客死亡的原因是聲波致乘客心臟破裂。又如讓學生演示物理教材P151頁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前,先讓學生猜想實驗結果,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爾后的實驗結果竟出乎所料,從而滲透飛機之所以會飛的原理。再如電子在磁場中的偏轉,用蹄形磁鐵靠近陰極射線管,會發(fā)現(xiàn)電子束發(fā)生偏轉,猶如一把無形的“手”在操縱,以此說明磁場力的作用,等等。特別是在現(xiàn)代大型魔術中,聲、光、電的巧妙應用,會產生出神入化的效果,從而把學生帶到物理的奇妙世界里。
三、操作演示實驗,營造探究氛圍
物理實驗直觀而形象、生動而有趣、新穎而驚險。對于喜歡新事物的新一代中學生來說,它們就是一塊塊的磁,吸引著學生這些尚需鍛造的“鐵”。高中學生雖然比小學生穩(wěn)重了許多,但性格還是活潑好動的,思維更加敏捷,特別是對新的奇特的現(xiàn)象和事物充滿了好奇,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探究欲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和生活中有趣的實驗素材,充分利用學生新穎好奇、善于思維和探究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輕松愉快探究的氛圍,巧妙設計并伺機安排現(xiàn)象顯著、趣味性強的演示實驗,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電磁場電磁波》時,將一臺收音機放在講臺上,調好頻率和聲音后當場播放,爭取讓教室里每一個同學都聽到,當大家聚精會神地聆聽時,教師悄悄地將事先準備的鐵皮盒子罩在收音機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收音機播放的聲音變得很小,甚至只能聽到“沙沙”的雜音了,同學們表現(xiàn)得莫名其妙。此時,老師拿開鐵皮盒子,聲音又恢復原來的音量,以此實驗引出“電磁波”的概念,從而引導學生學習“電磁屏蔽現(xiàn)象”的相關知識。又如在演示聲音的強弱與振幅有關的實驗時,我把一個乒乓球吊在一條細絲線上,先輕敲音叉,使音叉發(fā)出微弱的聲音,這時,請學生用手接觸乒乓球,他們會感覺到乒乓球的振動幅度比較小。再次用力打擊音叉,使音叉發(fā)出強烈的聲音,再讓音叉接觸乒乓球,球被音叉彈起的幅度就比較大了。這個實驗雖然簡單,效果卻很顯著,很好地說明了聲音的強弱與振幅有關的知識。通過演示實驗,既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又使學生獲取了相應的知識,一舉多得。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滲透濃郁現(xiàn)代氣息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障礙。教學涉及的一些事物、現(xiàn)象,現(xiàn)實中學生接觸不多的、認識貧乏的知識,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很好地再現(xiàn)出來。例如在復習“運動的快慢”的教學中,為讓學生體驗“快與慢”,可向學生展示“龜兔賽跑”的動畫視頻。動畫直觀生動,饒有趣味。在歡樂的體驗中,學生的注意力轉移為學物理需要的有意識觀察,從而領會到“快與慢”跟路程、時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在本課時中,還可引入劉翔的起跑速度和磁懸浮列車的速度等各類體現(xiàn)速度及運動類型的信息,拓寬學生知識面,體現(xiàn)物理教學濃郁的時代氣息和與時俱進的理念。又如在復習“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中,觀看短片《雷電》,可以了解雷電的實質、危害、防雷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防雷,觀看《雷電的好處》,可使學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雷電也并非一無是處,它能凈化環(huán)境、促進天然氮肥的合成、給農田帶來充足的雨水等。多媒體技術以它聲色兼?zhèn)?、圖文并茂、動靜交融、直觀簡便的優(yōu)勢,為學生構造了形象生動的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物理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打開學生求知大門的鑰匙。只要我們多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勤于動腦,肯于鉆研,抓住學生的心理,從學生和教學內容出發(fā),緊扣課堂教學中心,選擇合理方法,適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和好奇心,使學生為“情”所動,那么最終必能曉之以“理”,從而有效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