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茂
【摘 要】初中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是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因此學校和班級在這個階段對于學生的管理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切實有效的班級管理,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班級學生健康向上的風貌和良好的班風,才能為社會孕育出合格人才。在素質教育普及的今天,課程改革也如雨后春筍般展開,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法,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主導理念,堅持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管理為核心開展工作,更新教師的備課體系,以生為本的開展各項社團活動,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級管理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教育成為青年成才的重要基石,因此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學校的選擇,而班級是學校的基層單位,一個班級管理整體形象的好壞,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校風校貌,而且對學生的思想積極性,聰明才智以及內(nèi)在潛力的挖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使他們成長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各類人才。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學校領導以及班主任和學生們一起作出長期的努力和實踐,通過切實有效的班級管理,才能為社會孕育出合格的適合社會發(fā)展的建設性人才。
一、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主導理念
在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中,因為傳統(tǒng)守舊思想的嚴重侵蝕,一些教師在教學時,抱著經(jīng)驗主義不放,一味的埋頭教書,對課程的改革不聞不問,不接受新的理念,以至于在成績上取不到突出的成績,在課后也不注意反思,不了解課改的深遠意義,對課改缺乏足夠的認識,再加上當前的課程改革機制還在進行中,不夠完善,因此我國的教育機制在進行課程改革以后也沒有取得什么進步。為了繼續(xù)深化改革,使課改切實發(fā)揮在學生中的作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主導理念,師生共同加入課程改革的洪流中。
二、以自主學習為主線,以自主管理為核心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跟著教師的腳步走,教師讓記哪些就記哪些,教師讓掌握哪些就掌握哪些,學生總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而從不主動學習。在現(xiàn)代的教育中,要避免這種傳統(tǒng)的模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做到真正的自主學習。為了做到這一步,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1.導學案的制作和使用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都提倡要提前預習,因此導學案的制作和使用時十分必要的,導學案的制作應該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使學生在上課前就對知識系統(tǒng)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認識,這樣一來,就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吸收課上老師講的知識。
2.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注重合作學習,加強小組之間的交流,使小組之間的成員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改進問題,使學生們在交流之中學到老師講不到的知識,取得共同進步。
3.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講究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教書要在學生的學習之后,教師的講解要附和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注重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不是給學生出題,讓學生來解決,以學生在預習時學到的東西來決定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
4.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當今社會,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一股新鮮的動力和血液,是國家綜合實力提高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其必要的,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將生力軍的主力效果充分發(fā)揮。
5.摒棄“滿堂灌”,“滿堂問”,“滿堂亂”
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老師總是擔心學生學習的不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不停地灌輸他所認為的應該掌握的知識。這種后果只會使學生無比厭倦,與教師的期望背道而馳,教師付出的辛苦也得不到回報,因此在課程改革中,對這種模式進行了改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避免教師的“滿堂灌”理論。
還有“滿堂問”,一些教師在講課的時候,為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會時不時的提問學生問題,以此來使學生繃緊神經(jīng),全神貫注的聽老師講課,這樣也許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因為學生在心理上是不愿意接受這種模式的學習的,所以在新的形式的教育中,對這種“滿堂問”也做出了改革,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來使學生獲得他們應該掌握的知識。
還有些問題,就是有些老師不理解課改的真正意義,認為使學生發(fā)揮自主能動性就是讓學生在班級里自由的說話,這里的說話不僅僅是對知識的交流,有些同學趁機作亂,在教室里隨意的聊天,這更與課改的意義大相徑庭,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并不意味著在教室里興風作浪,而是營造一種大家都熱衷于學習,積極發(fā)言,善于討論的環(huán)境,而不是“滿堂亂”。
6.加強課后鞏固與練習
在進行了一節(jié)課的知識傳授后,及時地加強學生的復習極為重要,教師要對學生要進行復習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復習的內(nèi)容緊扣上課的知識,使學生對知識更加深刻的了解,還要注意練習的設計應緊扣能力培養(yǎng)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并且可以不同的情況,來對學生實施分層訓練。即練習的設計,要對多種題型進行合理的搭配,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對題目的編排也要十分注重,為了避免學生的疲勞傾向,要使題目由難到易,還要在最后是適當?shù)募舆M一些選做題,一方面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是掌握的好的同學在選做題上獲得一定的成就感,由此激發(fā)更大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水平。
7.樹立新型教育觀念,加強自主管理
在課改的大潮中,我們要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念,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加強學校領導班子的實力,建設具有新型教育觀的班主任隊伍,致力于服務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以學生為本,科學引導學生管理學生、學生幫助學生、學生關懷學生、學生發(fā)展學生。在教學管理中,要以德育處、團委、班主任為主線,以班級管理、學生學習小組、班級文化、常規(guī)落實為板塊,使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提高。加強學校的自主管理制度化、科學化、常態(tài)化。堅持家、校、社會,“三線”合一、“三心”齊力,充分發(fā)揮校訊通平臺的作用,使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
三、以教師備課為載體
教師在課改的過程中,要不斷破除守舊的思想,在理念上全新的脫胎換骨,將新的理念切實內(nèi)化在思想里,在行動上也要迎合思想,使得思想與言行保持一致,此外,教師的備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也是十分關鍵的,備課不僅是一項教學前必備的工作,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教師間的互動和學習,教師在備課時互相交流,使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共享,對于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師專業(yè)的成長有很大的提升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對教師是一種成長和和進步,也有利于學生的能力提高和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以人為本開展活動
社會是人組成的,因此社會上的一切活動都要以人為本進行開展,在學校亦然如此,在學校的社團活動都要以學生開展,以生為本開展文體活動社團、科技制作社團和綜合實踐社團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文體方面的素質也得到全面發(fā)展。
結語:綜上所述,以自我發(fā)展為主張進行自主管理,在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時,要以自我發(fā)展為主張,從小組的小的個體,到班級里的學生管理,大到全校的學生,都要以自我發(fā)展為主張,切實做到自主管理。 學校中的班級管理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是一項繁瑣的工程,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在當前課程改革的潮流下,教師要本著課改為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保證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以生為本的開展各項活動,同時教師也要加強改革的理念,在備課以及授課方式上進行改善,破除守舊的思想,內(nèi)化創(chuàng)新,使課改的作用切實體現(xiàn),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將班級管理成具有良好風氣、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杜方亮.淺談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J].勝利油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03)
[2]吳小梅.優(yōu)化班級管理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5(06)
[3]秦桂銀.批評在班級管理中的靈活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