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偉
讀《第56號教室的故事》這本書使我認識了美國最受歡迎的教師雷夫·艾斯奎斯。雷夫事跡在美國被譽為奇跡,而我從他的教育觀、人生觀、價值觀中看到的是一個具有著完整人格的人。這種人格的完整最外顯的當屬他的優(yōu)秀師德體現。
雷夫告訴我們,要求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必須成為怎么樣的人。孩子們一直在注視著你,他們在一直以你為榜樣。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和氣待人,希望孩子勤勉,希望孩子誠信……首先,我們必須是和氣、勤勉、誠信的。孩子的表現有時是我們平時行為的或直接或間接的投影,我們在抱怨孩子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在孩子的行為達不到你的要求時,我們不妨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身先士卒。我們不要孩子看電視,玩兒電腦,翻手機??墒俏覀冞@樣要求孩子的時候,在孩子面前我們卻無所顧忌的看電視,玩兒電腦,翻手機。雷夫講到,他的學生之所以對閱讀有興趣,是因為他堅持和他們一起閱讀,他先去做讀書的楷模。這個過程中涵蓋著一本書的每一頁、每個字以及內容的討論……。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們身邊的教育,有人希望孩子言行舉止文明有禮,自己在有失形象時卻忽略了孩子的眼睛;人們都希望孩子們是愛學習、愛閱讀的,自己卻既不愛學習又不愛閱讀,自己搓著麻將要孩子去刻苦學習,讀書似乎是跟自己不著邊的事……。我們往往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對自己的要求太低。我們在這時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忘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忘了“身教”。作為家長作為教育者時刻要記?。耗阍谧鍪裁?,你做了什么,對孩子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將會意義深遠。
從雷夫身上我看到了他對事業(yè)的全力付出,目的是要把課上得精彩以吸引孩子愛上學習。這里不得不提到“雷夫式的懲罰”,學生是處在發(fā)展階段的未成年人,在這個階段不出現任何問題的成長是不符合成長規(guī)律的。作為教師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實施測了的引導指正甚至是懲罰。在雷夫的班里只有一種懲罰。他認為大多數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上表現不好,是因為他們感覺很無聊、枯燥。他的策略之一就是讓課堂成為學生非常向往的地方。大多數老師往往是在學生有不良行為之后才做出反應,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就像治病一樣,最高明的醫(yī)生是預防疾病,這比治療疾病的效果更好。如果有學生沒有按規(guī)定去做或違反紀律,那么只有實施懲罰——不得參加發(fā)生不當行為時正在進行的活動。而且,他的這個懲罰非常有效。我們?yōu)樗氖纸薪^并打算實踐應用時,別忘了前提——要讓你的課堂吸引人。如果你的課堂本身是枯燥無味的,那么你實施這種懲罰會讓孩子看成是“解救”。懲罰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學雷夫不要光看套路,更要看他背后的付出。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記住我們的職業(yè)操守,那就是“干什么一定要吆喝什么”。把課上得精彩上得吸引人,這樣學生才會買賬,才能避免“誤人子弟”之大過。這就需要我們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與專業(yè)技能,做一個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優(yōu)秀教師。這樣,才能社會、家長和學生才會買你的帳,你也必定會成為一名受歡迎的受認可的好教師。
雷夫為了使一些孩子遠離暴力、毒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主動延長了在校時間。毋庸置疑,只有心存愛心有著完整人格的人,才會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為孩子無怨無悔地付出諸多。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雷夫潤物細無聲的大愛境界。他提醒著身為教師的我們內心萬不可麻木,要時刻心存愛,這樣的愛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孩子沐浴了愛,便會成為一個內心有愛的人,會把愛一直傳遞下去,溫暖改變許多人。愛的力量很神奇,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喚醒一個人,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健康的走自己的人生路,并讓他們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從雷夫身上我深信了不要懼怕失敗,更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理所當然的借口。失敗對于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只要我們能夠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雷夫幾次提到《殺死一只知更鳥》這本書,書里有一個非常善良的律師,他接了一個案子,雖然明知這個案子是必敗的。但還是把這個案子接了下來,只因為他要做正確的事。作為教育者也是如此,很多時候要面對失敗,但只要不言放棄,只要堅持,你就會取得成功。從失敗中我們會逐漸領悟到成功的法寶。學生也會從我們身上看到堅持的力量,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堅持和夢想。
從雷夫身上,我們還知道了他的教育之所以成功需要做到的還要有耐心、有信任等等,這一切讓雷夫成為了一個平凡而偉大且真實的教育者。讓我們更加深信了這樣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奇跡在平凡中締造。讓我聯想到自己,要踏實走好每一步,做好自己。即使平凡也要做到簡單真實,而不是平庸。把做一個“真人”、“好人”為處世基礎,把做一個“能人”為奮斗目標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