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瑋
【教材簡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異域風情”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以飽滿的熱情,從自然景觀、日常生活和藝術三方面描述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展現(xiàn)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課文開頭和結尾照應,又與課題呼應,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層次分明,過渡自然,是本文一個明顯的結構特點。課文運用豐富的描寫色彩的詞語,進行簡單列舉,語言表達特色鮮明。
【教學目標】
1.認讀“湛藍、充沛、色彩斑斕、多姿多彩”等詞語,理解新詞,積累優(yōu)美詞句。
2.借助關鍵詞句梳理文章脈絡,了解非洲獨特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
3.通過圈畫、朗讀、對比等方式,學習并運用文章采用豐富的描寫色彩的詞語進行簡單列舉的表達方法,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學重點】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并試著運用。
【教學難點】
理解“彩色”背后所蘊含的精神意義。
【教學過程】
一、初感“彩色”,梳理脈絡
1.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聚焦“彩色”一詞。
2.聚焦首尾,引導學生在關鍵詞句中感受“彩色”。
課文哪兩句話直接寫出非洲是彩色的?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1)這兩句話里哪兩個詞也表示“彩色”的意思?(色彩斑斕、多姿多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2)讀這兩句話,了解其總起、總結全文的作用。
(3)小結:抓住關鍵句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題、理解課文。
3.梳理脈絡,引導學生在課文結構中了解“彩色”。
(1)“彩色的非洲”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用“ ”畫出關鍵句。
(2)交流后出示三個關鍵句(過渡句):我們發(fā)現(xiàn)“彩色的非洲”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板書:自然景觀、日常生活、藝術)
(3)呈現(xiàn)五個關鍵句(開頭、結尾、三個過渡句),引導學生從五個句子中梳理課文脈絡,發(fā)現(xiàn)“總—分—總”的結構。
(4)小結:抓住關鍵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梳理文章的脈絡。
緊扣“彩色”一詞,從課題到首尾的中心句,滲透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題的方法。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關注篇章布局,初讀后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的總起句、三個過渡句、總結句,梳理文章脈絡,了解“總—分—總”的結構特點,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
二、細品“彩色”,體悟寫法
(一)整體感知日常生活的“彩色”
1.非洲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這個彩色世界,走進非洲的日常生活。(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讀一讀第六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寫了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學生交流后點擊穿衣服、食物、住房三個色塊的段落)
2.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此環(huán)節(jié)直接聚焦于“日常生活”段落的學習,在重點品讀“食物”之前,先從整體上對本自然段所寫內容進行梳理,有機滲透本段并列結構的寫法。
(二)品讀“色彩斑斕”式遣詞
1.“彩色”的食物
出示: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紅的血,水果沙拉五光十色,各種飲料像是流動的顏色;在不太寬裕的人家,木薯是粉紅的,香蕉是金黃的,西瓜是紅沙瓤的,取之不盡的芒果則黃中透紅。
(1)自由讀,概括這段話的大意。
(2)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餐桌上的“彩色”?圈出表示色彩的詞。
(3)師生合作朗讀,談感受。
師: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生:殷紅的血
師:水果沙拉——生:五光十色
師:各種飲料像是——生:流動的顏色
師:在不太寬裕的人家,木薯是——生:粉紅的
師:香蕉是——生:金黃的
師:西瓜是——生:紅沙瓤的
師:取之不盡的芒果則——生:黃中透紅
(4)填空式積累詞句。
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 )的血,水果沙拉( ),各種飲料像是( );在不太寬裕的人家,木薯是( ),香蕉是( ),西瓜是( ),取之不盡的芒果則( )。
(5)回讀: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
2.“彩色”的衣服、住房
(1)到“衣服”和“住房”中去圈一圈表示色彩的詞。
(2)引導有規(guī)律地積累詞語,在快節(jié)奏的朗讀中感受色彩的豐富。
(3)小結(板書:豐富的色彩詞),回讀: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
關注語言表達,揭示文本言說的秘妙,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關鍵。運用豐富的表示色彩的詞是本文語言表達的特色。采用師生合作朗讀、變速接讀、填空式補讀等形式,能有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感受、積累豐富的“色彩詞”,形象感受非洲的色彩斑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感。從“食物”到“衣服”“住房”感受色彩之絢爛,有機滲透了積累詞語的方法。
(三)品悟簡單列舉
1.出示教師自改的段落,與原文進行比較,質疑:一段話寫得越具體越好,越生動越好,作者是語言大師,不可能寫不具體,寫不生動??!為什么他選擇簡單列舉的寫法呢?
2.學生討論后小結:原來采用哪種寫法是要根據(jù)表達主題的需要確定,不是每次越具體越好。這里抓住色彩簡單列舉事物,(板書:簡單列舉)是緊扣了課文“彩色”這個主題。
3.朗讀課文原句,體會精妙。
4.到文中再找采用簡單列舉寫法的句子,朗讀體會。
5.小結,回讀: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p>
對比,是一種有效的品鑒詞句表達效果的方式。在學習“簡單列舉”這一寫法時,教師通過引進改編后的具體、生動的語段,與原文進行對比,引發(fā)沖突:寫文章不是越具體越好嗎,此處為何簡單列舉?在質疑、對比中體悟:采用哪種寫法要根據(jù)表達主題的需要確定,此處非簡單列舉不可。而以點帶面的學法,關注的是學生學習方法的遷移,強調的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遷移運用寫法
1.播放非洲五彩的礦石、多彩的一天的圖片,再次感受彩色的世界,體悟色彩之豐富,作者不能一下寫完,只能抓住色彩進行簡單列舉。
2.選擇一幅或幾幅圖片,試著采用簡單列舉的方法,用上豐富的顏色詞寫一寫非洲這個彩色的世界。
3.交流,講評。
播放圖片,創(chuàng)設與課文一致的語境,遷移運用寫法,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良徑,也有利于學生文章意境的體驗。
三、領悟“彩色”,感受激情
1.質疑:還有什么彩色是我們無法用眼睛看到的、難以理解的呢?
2.討論,破解:為什么說連音樂、舞蹈也是彩色的呢?
(1)討論,交流。
(2)播放非洲音樂與熱舞的視頻,學生在欣賞中感受“非洲人的”。
3.總結課堂,發(fā)出感嘆:啊,非洲,好一個 的世界!
再次回讀: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音樂、舞蹈的彩色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通過播放視頻,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聽覺沖擊,使其直觀感受到非洲藝術所體現(xiàn)出來的熱情、豪放、粗獷,在異域風情中突破難點。
四、推介閱讀,走進非洲
推薦閱讀《非洲之旅》,走進非洲這一個全新的世界。
一篇課文學習的結束是一次閱讀之旅的開始。從“彩色”擴散開去,走進《非洲之旅》,也就走進了更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