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瑜
急性重癥心肌炎的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分析
隋 瑜
目的 研究急性重癥心肌炎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治療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7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對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分析。結果 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5例(71.42%)明顯高于全身多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1例(1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指標治療后(42.00±23.89)U/L明顯少于治療前(174.00±59.34)U/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重癥心肌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感染,經過治療后患者的心肌炎癥得到明顯改善,在臨床治療效果上具有優(yōu)勢。
急性重癥心肌炎;臨床表現(xiàn);治療效果
急性重癥心肌炎是由于心肌因感染、化學及物理因素發(fā)生炎癥性病變引起的[1]。重癥患者常伴隨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急性重癥患者的死亡率極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該病早期臨床表現(xiàn)不易被發(fā)現(xiàn),晚期臨床表現(xiàn)十分復雜,值得進行仔細研究。現(xiàn)對于急性重癥心肌炎的治療沒有特殊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長期進行臥床休息[3]。選取7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進行臨床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在山東省龍口市人民醫(yī)院進行診斷治療的7例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2.00±4.56)歲。治療患者納入的標準:(1)在病毒感染后出現(xiàn)心臟衰竭、心臟跳動頻率明顯減弱、心電圖發(fā)生改變等癥狀;(2)心肌損傷檢查,血清增高、超聲心臟圖異常、左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減弱等;(3)急性期進行心包穿刺進行病毒檢查,發(fā)生血細胞凝集抑制反應滴度增高;(4)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患者在性別,年齡及其疾病的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于所有患者給予重癥監(jiān)護,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讓患者保持鎮(zhèn)靜狀態(tài),維持患者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并給予支持心肌營養(yǎng)物質,靜脈注射維生素,口服果糖和輔酶Q10。對于不同患者的狀況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心律失常或心律不齊的患者,給予阿托品進行口服,0.3~0.6mg,3次/d;同時給予甲潑尼龍靜脈注射40mg,1次/d,治療1周后,給予潑尼松進行口服0.5~1.0mg/kg。對于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給予靜脈注射少量的多巴胺等藥物。對于發(fā)生心室心動過快的患者給予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藥物注射治療。對于發(fā)生心臟、呼吸驟停的患者給予急救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患者治療前后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結果用“±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 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5例(71.42%)明顯高于其他臨床表現(xiàn)患者,特別是全身多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1例(1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
2.2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標觀察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指標治療前(174±59.34)U/L明顯多于治療后(42±23.89)U/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標觀察±s,U/L)
表2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指標觀察±s,U/L)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
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5例(71.42%)明顯高于其他臨床表現(xiàn)患者,特別是全身多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1例(1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大多數是由于病毒對患者的心肌進行侵入,導致患者免疫系統(tǒng)抵抗能力降低,嚴重患者常伴隨著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不具有特別的癥狀,輕微患者的癥狀不明顯,與重癥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相差較大,在臨床診斷上要與患者的基本狀況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多數患者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診斷此類患者時要多加注意[4-5]。
急性重癥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指標治療前(174.00±59.34)U/L明顯多于治療后(42.00±23.89)U/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急性重癥心肌炎的方法主要是綜合治療方法,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擔,心肌耗氧量減少,加快炎癥的吸收,使得發(fā)生病變細胞得到及時的修復[6]。對于病情相對較穩(wěn)定的患者可以適當地進行輕微活動。對于患者的用藥也是綜合使用,維生素C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劑,常用來清除自由基來減輕抗壞血酸過氧化酶從而來還原抗壞血酸,同時還具有解毒和預防癌癥的功能[7]。果糖二磷酸鈉的使用可以激活酶的活性,有利于缺血、缺氧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和能量代謝,減輕心肌缺血的損傷[8]。輔酶Q10主要補充心肌營養(yǎng),提供能量。阿托品可以很好地解除平滑肌的痙攣,有利于抑制腺體的分泌,改善心肌血管的循環(huán)[9]。甲潑尼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炎癥病灶周圍的免疫活性細胞,減少血管擴張,起到了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潑尼松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癥細胞的生長,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綜合治療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地救助,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0]。
綜上所述,急性重癥心肌炎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且復雜,診斷時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為患者治療提供更多時間。在治療該病時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療,可以安全、有效地幫助患者重獲健康。
[1] 何漢康,陳劍,石磊,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急性重癥心肌炎心衰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1,51(21):81-82.
[2] 鈕晉紅.38例急性重癥心肌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2):54-56.
[3] 王志松,惠杰,羅剛.急性重癥心肌炎藥物及機械循環(huán)支持治療效果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1):22-24.
[4] 朱平,宋治遠,舒茂琴,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癥心肌炎7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12):1178-1180.
[5] 魯永蘭.急性重癥心肌炎致ST段損傷型抬高伴傳導障礙一例[J].海南醫(yī)學,2012,23(21):143-144.
[6] Makhoul RG,Cole CW,Mccann RL.Effect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plus acute severe myocarditis[J].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3,19(5):565-567.
[7] 劉貽平.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3):548.
[8] 鄭冬芳.成功救治急性重癥心肌炎1例[J].安徽醫(yī)學,2013,34(3):356.
[9] 王瓊濤,金秀,楊海珍.急性重癥心肌炎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37例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7):1056-1058.
[10] 王海濤.病毒性心肌炎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一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3):3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48
山東 265700 山東省龍口市人民醫(yī)院 (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