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貞秀
護理干預對急性胃腸炎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及療效的影響
嚴貞秀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急性胃腸炎患兒癥狀緩解及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140例急性胃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70),對照組患兒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在采用全方位護理方式進行護理,比較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主要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等。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兒平均腹痛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腹瀉停止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18.3±3.6)h、(22.5±3.1)h、(8.2±1.0)h、(2.5±0.5)d;對照組分別為(23.5±5.4)h、(29.4±4.2)h、(12.4±1.6)h、(4.0±1.0)d;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對急性胃腸炎患兒進行護理可有效縮短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護理干預;急性胃腸炎;癥狀緩解;療效
急性胃腸炎屬于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該病發(fā)病率較高,且多發(fā)生在夏季及秋季,極易導致患兒產生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對患兒健康的威脅性極大。研究顯示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及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緩解患兒癥狀,提高臨床療效有重要價值。本研究為探討護理干預對急性胃腸炎患兒癥狀緩解及療效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常規(guī)護理及全方位的護理干預2種方式分別對接收的140例患兒進行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高安市楊圩中心衛(wèi)生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40例急性胃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以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70)。觀察組中男43例,女27例,患兒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3±2.1)歲;對照組中男41例,女29例,患兒年齡4~12歲,平均年齡(6.5±1.9)歲。2組患兒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兒入院后均取大便標本培養(yǎng),并以其為依據(jù)給予患兒針對性的抗病毒或抗菌藥物治療,同時還給予患兒補液治療,加強對腸道菌群調節(ji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的重視。對照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并認真對患兒液體出入量進行記錄,急性期應囑咐患兒家長暫時對患兒禁食,待患兒癥狀緩解后可給予其流質飲食,然后逐漸改為普食,對于伴有高熱癥狀的患兒則應給予其物理降溫治療。觀察組患兒采用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具體措施為:(1)心理護理。由于急性胃腸炎患兒多伴有腹瀉、嘔吐、腹痛等癥狀,因而患兒極易產生哭鬧表現(xiàn),使得患兒家長產生緊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兒及其家屬心理護理的重視,告知患兒家長腹痛、嘔吐等是急性期的常見表現(xiàn),通過積極治療可以快速緩解,以逐漸消除患兒家長的緊張情緒;同時還應以患兒的實際年齡及興趣愛好為依據(jù)選擇適當?shù)姆绞竭M行安撫。(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耐心地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急性胃腸炎的相關知識,比如發(fā)病原因、治療方式等,囑咐患兒及其家屬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以有效促進患兒康復,防止復發(fā)。(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囑咐患兒家屬急性期飲食應以清淡流質食物為主,待患兒癥狀緩解后可逐漸改為普食,且應囑咐患兒及其家屬多食用水果蔬菜、多飲水,禁食蔗糖、牛奶及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食物。(4)對癥護理。對于急性期腹痛頻繁的患兒應囑咐其臥床休息,可通過水帶熱敷、轉移注意力等多種方式來降低患兒的疼痛感;對于伴有頻繁嘔吐癥狀的患兒則應囑咐其取側臥位,以避免嘔吐時反流物嗆入氣管。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兒的腹痛癥狀消失時間、嘔吐癥狀停止時間、腹瀉停止時間、住院時間進行記錄比較,同時對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
1.4 療效評價標準[1]顯效:治療2d,經實驗室檢查顯示患兒大便常規(guī)正常,且患兒腹瀉、嘔吐癥狀停止,腹痛癥狀消失,患兒食欲增加;有效:治療2d,經實驗室檢查顯示患兒大便常規(guī)明顯好轉,且患兒嘔吐癥狀停止,腹瀉次數(shù)顯著減少,患兒食欲有所增加;無效:治療2d,經實驗室檢查顯示患兒大便常規(guī)無明顯好轉,且患兒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2組患兒平均腹痛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腹瀉停止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2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
急性胃腸炎是常見的一種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兒多伴有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痛、腹瀉等癥狀[2-3]。該病多發(fā)生于夏秋季,其病因多為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穢濁不潔、生冷腐餿食物所致,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4-6]。由于該病與患兒飲食及生活行為有較大的關聯(lián),給予患兒藥物治療雖可有效地將病毒及病原菌清除,然而臨床癥狀的緩解仍需患兒進行有效的配合,這就需要臨床上在給予患兒有效治療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干預[7-8]。本研究采用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對癥護理等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措施對觀察組患兒進行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2組患兒平均腹痛消失時間、嘔吐停止時間、腹瀉停止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采用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對急性胃腸炎患兒進行護理可有效縮短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郝耀興.維生素K1聯(lián)合門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療急性胃腸炎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4,23(5):340-342.
[2] 見和軍.楓廖腸胃康和氟哌酸治療急性胃腸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4,12(2):36.
[3] 覃祥耀.藥線點灸配合西藥治療急性胃腸炎5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4,23(2):33.
[4] 馬蕓.諾氟沙星合藿香正氣丸治療急性胃腸炎88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4,23(7):49.
[5] 王新輝,張健,劉坤.酪酸桿菌雙歧桿菌二聯(lián)活菌聯(lián)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急性胃腸炎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46-47.
[6] 胡妙珍.加味藿香正氣丸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胃腸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5):178-179.
[7] 鄭洪雪,王永清,陳小奕,等.輕度胃腸炎伴嬰幼兒良性驚厥臨床分析及遠期隨訪[J].當代醫(yī)學,2013,19(23):9-10.
[8] 姜建國.血清學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萎縮性胃炎中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09,15(33):4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65
江西 330821 江西省高安市楊圩中心衛(wèi)生院(嚴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