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朵 謝秀暖
廣東省陽西縣中醫(yī)院,廣東陽西 529800
健康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的影響
王明朵 謝秀暖
廣東省陽西縣中醫(yī)院,廣東陽西 529800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8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93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下腰痛評分及掌握康復知識、術后康復訓練的正確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腰椎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掌握康復教育知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癥狀,提高患者預后。
健康教育;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影響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癥狀,是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1-3]。常見于20~50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康復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加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和康復護理知識的掌握,消除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改變患者不良生活習慣,使其養(yǎng)成正確的坐位、站立或攜帶重物的姿勢,合理飲食,正確鍛煉,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可有效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復發(fā)作[4-7]。本研究對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93例實施健康教育,治療依從性顯著改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資料來自于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86例,其中男119例,女67例;年齡23~77歲,平均(54.0±2.7)歲;學歷最低為小學,最高為大學本科;住院時間3~6 d,平均(4.0±1.3)d。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每組93例,對照組進行綜合康復治療,觀察組予綜合康復治療及健康教育。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經臨床結合X 線、CT/MR 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入選標準:(1)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明確。(2)腰椎間盤突出癥經正規(guī)保守治療3 個月無效或效果不佳;(3)有明顯神經受壓癥狀、肌肉麻痹或癱瘓、括約肌功能障礙,需急診手術;(4)病情反復發(fā)作逐漸加重,腰椎間盤突出不伴有腰椎管狹窄及脊柱不穩(wěn),無合并需特殊處理的的其他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5%GS靜脈注射治療,配合腰椎牽引、推拿療法以及功能鍛煉進行綜合治療。7d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2~3個療程。
1.3 護理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1)病情指導:認同患者的疼痛,護理人員詳細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誘因、診斷、治療以及預后,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保健知識,各種治療的方法、感受及預后,必要時采用成功的治療病例獻身說法,讓患者了解到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可以治愈的,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以及依從性。(2)心理干預:腰椎間盤突出癥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嚴重時可影響到患者的生活或工作,甚至造成殘疾,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此時,患者經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以及灰心等負面情緒,心理波動較大。詳細向患者介紹和解釋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醫(yī)學知識、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計劃、手術的必要性和術后恢復情況、診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臨床反應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使患者減少顧慮、充滿信心、易于接受治療。(3)松弛療法:鼓勵患者根據喜好欣賞音樂、觀看電視等,使患者心情平靜,肌肉關節(jié)放松,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術后疼痛。
1.3.2 觀察組 根據收集住院患者的信息,遵循個體化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在病區(qū)走廊張貼溫馨提示和有關疾病的宣傳資料;每間病房放一本疼痛科健康教育讀本,讓患者和家屬結合自身病情進行指導,解答疑難問題。首先成立過渡期護理小組,并對所有成員進行培訓。同時制定調查表。
1.3.2.1 住院期間健康教育 (1)入院患者的健康宣教:新患者入院時,護士要熱情接待,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院規(guī)、物品保管、就餐及作息時間;介紹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yī)生,并告知患者近期檢查的項目、標本留取的正確方法、時間及注意事項;教會患者使用微波爐,床旁呼叫器等;介紹同病室病友認識,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盡快熟悉病房環(huán)境,適應住院生活。(2)用藥指導:①責任護士用藥前要向患者詳細說明用藥的方法,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遵醫(yī)囑用藥②每次給患者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及發(fā)口服藥時要告知患者及家屬藥物的名稱,作用及副作用,使患者及家屬不斷獲得藥物的知識,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8-12]。
1.3.2.2 建立出院患者檔案 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出院時間、出院后的居住地,聯系電話、轉院或復查醫(yī)療結構名稱、自我護理行為能力等。(1)出院健康教育:說明術后出現的神經根癥狀及腰腿部功能恢復需要較長的過程,囑咐患者要根據身體情況繼續(xù)加強功能鍛煉半年以上,如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fā)。(2)預防再損傷指導出院后仍應臥硬板床,3個月內盡量多臥床休息;1年內勿抬重物;養(yǎng)成良好的做、立、行、走姿勢,避免彎腰取物。防止便秘,避免因咳嗽、打噴嚏等而增加腹壓,以減少急慢性損傷的發(fā)生。3個月內勿作急蹲急轉身,急彎腰等動作,如果要長時間坐車或行走,最好佩戴腰圍,加強腰部的保護,同時起到支撐作用,避免加重椎間盤負擔,引起腰痛復發(fā)。加強營養(yǎng),減緩機體組織和器官的退行形變,注意防寒保暖。堅持腰背肌鍛煉,積極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脊柱的穩(wěn)定性。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用力排便導致的椎間盤內壓增高而加重癥狀戒煙限酒。
1.3.2.3 電話隨訪 每周進行2次電話隨訪,每次5~15min,了解患者近況,指導患者自我康復,解答患者疑難問題,并約好下次隨訪時間。
1.3.2.4 家庭訪視 出院后一周進行一次家庭訪視,之后每8周一次,每次20~30min。對患者護理狀況進行評估和指導,完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預后。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掌握康復知識、術后康復訓練的正確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滿意度(按優(yōu)質護理服務要求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 95 分為合格)采用日本骨科學會評分系統(tǒng)(JOA)在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0d進行腰椎功能評定。改善率= [(治療后評分- 治療前評分)/(正常評分- 治療前評分)×100%,改善率達100% 為治愈,>60%為顯效25%~60% 為有效,<25% 為無效。有效率= 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滿意度比較采用x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有效率89.25%,對照組患者有效率87.10%,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腰椎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分)
組別nJOA 評分tP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9312.28±2.6216.06±2.756.29<0.05對照組9312.36±25714.91±3.002.38<0.05t0.372.89P>0.05<0.05
2.3 兩組康復訓練知識掌握比較
觀察組掌握康復教育知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x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經x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康復訓練知識掌握比較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在臨床上的發(fā)病率較高,因患者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致使纖維環(huán)破裂或髓核突出,外力刺激壓迫脊髓神經根而引發(fā)一系列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腿疼痛、行動不便等,約占腰腿疼痛的20%左右,具有間歇性反復發(fā)作的特點,且勞累后加重,臥床休息可明顯緩解,對患者的生活和正常工作影響較大,易引發(fā)患者產生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1-2]。本研究探討健康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的影響。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腰椎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掌握康復教育知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x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改善癥狀,提高患者預后。健康教育可以促進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和治療效果;通過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可以從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去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狀態(tài),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系統(tǒng),個體化、全程的健康教育可增強患者對治療護理的配合,針對住院患者開展具有??谱o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是護士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措施[13-14]。健康教育作為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3]。
[1] 曹維新,李樂之,于布為,等.外科護理學[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5.
[2] 李玲.康復護理結合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4):5-7.
[3] 鄒樹紅,王生英.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4):47-49.
[4] 鄧杰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2(3):123-125.
[5] 曹建文,陳潔,應向華,等.臨床路徑在醫(yī)院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院,2009,13(6):6-10.
[6] 繩宇.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153.
[7] 黃汝英,周慶云,陳汝文.自我管理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5):12-14.
[8] 高展,胡曄.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加強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6):372-373.
[9] 柳俊杰,鄭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3):388-389.
[10] 賴敏貞,文若蘭.護理指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療效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6):309-311.
[11] 李志芳,胡曉云.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的成效[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2,11(9):147.
[12]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1):91-97.
[13] 吳燕文,卓雅淑,張海玲.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系統(tǒng)康復護理[J].現代醫(yī)院,2014,14(8):94-96.
[14] 曹廣菊,華群娣,黎筱慧,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相關知識認知度的調查分析[J].現代醫(yī)院,2012,12(3):151-152.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ANG Mingduo XIE Xiunuan
Traditional Medical Hospital of Yangxi County, Yangxi 5298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ffec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186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Nov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9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urther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 lower back pain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nd grasp the correct ra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lumbar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master knowledge of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 compliance, improve symptoms and patient prognosis.
Health educa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habilitation; Influence
R473
B
2095-0616(2015)05-109-04
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