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平,余樹全,趙麗華,王 進,龔群輝
(浙江農(nóng)林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浙江 臨安 311300)
實驗室安全與環(huán)保
構(gòu)建實驗室安全監(jiān)控防范體系促進實驗室和諧發(fā)展
侯永平,余樹全,趙麗華,王 進,龔群輝
(浙江農(nóng)林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浙江 臨安 311300)
從實驗室安全的管理現(xiàn)狀、主要問題和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tǒng)的構(gòu)建3方面,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進行了闡述,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手段,構(gòu)建行之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監(jiān)控防范體系,實驗室安全層層落實,責任到人,推行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tǒng),提升實驗室安全系數(shù)。
實驗室安全管理;安全監(jiān)控;安全意識
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和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高校實驗室建設投入持續(xù)增加,實驗室貴重儀器設備、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種類和數(shù)量、隱含危險的操作越來越多,加之實驗室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增加,實驗室安全環(huán)境管理不到位、實驗室安全防范意識低下、實驗室安全的長期忽視和不受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軟硬件設施投入不足等主客觀因素,使得實驗室安全隱患累加,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造成了不可估量和難以挽回的損失[1-3]。如何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手段,構(gòu)建行之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防范體系,成為當前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4-5]。
鑒于各個高校自身的性質(zhì)、發(fā)展、定位、階段和層次不同,所處的地域和環(huán)境差異,以及不同類型實驗室的差別等因素,國家并沒有統(tǒng)一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相關(guān)政策法規(guī)。近年來高等院校的蓬勃發(fā)展,實驗室“重建設、輕管理”,導致實驗室儀器設備與設施建設迅猛發(fā)展的背后,是實驗室安全監(jiān)管的長期忽視和相對滯后。整體而言,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實驗室安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尚不完善,實驗室安全監(jiān)管尚不規(guī)范,實驗室安全責任落實也尚不到位,從各方面來看,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還處于進一步摸索和完善的階段[6-7]。
由于實驗室安全長期不受重視,存在?;饭芾怼⑻胤N設備安全、實驗室有害廢棄物處置等監(jiān)管不到位,基層人員實驗室安全責任意識淡薄,實驗室安全管理缺失等現(xiàn)象。但另一方面,國內(nèi)的許多高校也正在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如:清華大學早在2002年就單獨設立了技術(shù)安全辦公室,負責學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并于2007年推行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tǒng);浙江大學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校院所室”四級實驗室安全環(huán)保責任體系,形成組織保障;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江南大學、常州大學等建立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tǒng),實行嚴格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等先后實行實驗室安全督導制度,加大實驗室安全監(jiān)管力度;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寧波大學等印發(fā)了實驗室安全手冊[8],在全校推廣和學習;南京林業(yè)大學、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等建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東華大學等成立校級分析測試中心等,學校對實驗室統(tǒng)一集中管理,而規(guī)范管理的同時,使實驗室安全系數(shù)得到極大提升。
近年來我國高校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與國外高校相比還有許多差距。目前國內(nèi)高校的實驗室安全工作發(fā)展相對滯后,實驗室安全管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1 實驗室安全管理不清,責任不明
國內(nèi)大部分高校沒有成立專門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即使有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但多數(shù)為多部門齊抓共管,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效。一些高校成立了專門的管理部門,但實驗室安全管理大多局限于本科教學實驗室,而對更為復雜的科研實驗室卻疏于管理。實驗室安全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體系、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不明確、缺乏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約束等,導致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運行相脫節(jié)。
2.2 實驗室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基層參與度低
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大多停留在宏觀和中觀管理層面,在實驗室工作和學習的師生參與度較低。基層師生是實驗室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最直接的參與者,是實驗室安全最直接的管理者和責任人。實驗室安全參與度低,使得基層師生不能有效地參與到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來,導致實驗室安全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2.3 實驗室安全環(huán)保意識薄弱,缺乏規(guī)范
高校實驗室安全環(huán)保責任意識薄弱,對實驗室安全工作不重視,認為只要不出事,就太平無事,存有僥幸心理,缺少事前預防和應急事故處理能力,加上實驗室安全制度規(guī)范的缺失,使得實驗室安全工作疲于應付,流于表面。
2.4 實驗室安全缺少規(guī)劃,事后管理
高校一些實驗室,尤其是科研實驗室,在改造和建設過程中缺少頂層設計和規(guī)劃,沒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guān)安全和環(huán)保的規(guī)范要求設計、施工,實驗室建成后,未經(jīng)學校相關(guān)部門安全驗收,直接投入使用,使得實驗室建成后不能達到安全和環(huán)保標準。待實驗室投入運行,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后再進行布局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及安全設施改造等,陷入了事后管理的怪圈。
2.5 實驗室安全投入不足,設施不齊
高校實驗室安全普遍經(jīng)費投入不足,使實驗室安全相關(guān)配套設施不齊全,如室內(nèi)通風設施設計不佳,有毒、有害氣體吸收處理裝置不完善,實驗室有害廢棄物(有毒、有害廢物、廢液)無專門的回收裝置,病原生物所需要的收集包裝和滅活等用品與設備不能完全滿足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實驗室安全防護裝備不足等。實驗室安全配套設施的匱乏,是實驗室安全的潛在隱患。
2.6 實驗室安全教育不足,培訓力度不夠
由于實驗室安全工作長期不受重視,各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力度普遍不足,師生參與實驗室安全理論培訓和模擬演練的機會較少,實驗室安全參與和普及度較低。師生對實驗室安全的了解和認識不足,在管理和實驗中麻痹大意,是實驗室安全隱患累積、產(chǎn)生和導致實驗室安全責任事故的內(nèi)在原因。
3.1 明確職責,建立校院所室多級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
構(gòu)建職責明確、權(quán)責分明,有組織、有體系,多部門、多層次,覆蓋面廣、師生共同參與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是實驗室安全工作的有力組織保障。我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
學校層面成立實驗室安全工作領(lǐng)導小組,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指導、監(jiān)督全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作為實驗室安全的歸口管理部門,具體負責實驗室安全政策制度的制定,組織、指導、督查、協(xié)調(diào)各相關(guān)單位做好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管理,組織或參與實驗室安全的檢查并發(fā)布整改通知、督促整改等。各相關(guān)職能部門協(xié)助做好實驗用房的安全性審批、安全基礎(chǔ)設施建設和改造、加強對科研實驗項目的安全性評估等工作。
學院層面成立實驗室安全工作組,行政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實驗室安全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實驗室安全工作;分管領(lǐng)導是第二責任人,具體負責本單位實驗室安全各項工作;各實驗中心(室)、研究所負責人是三級責任人,負責實驗中心(室)、所的安全各項管理工作;實驗中心(室)、研究所的實驗室管理者、使用者為本實驗室的直接安全責任人,即四級責任人;在實驗中心(室)、研究所學習、工作的所有人員均對實驗安全工作和自身安全負有責任,是實驗室安全的五級責任人。如此,實驗室安全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形成了各級各類人員廣泛參與的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
圖1 實驗室安全管理一體化體系
3.2 完善制度,構(gòu)建實驗室安全管理規(guī)范制度體系
建立完善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9],形成實驗室安全的規(guī)范體系,健全實驗室安全責任事故追究機制,是實驗室安全工作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校近年接連出臺“浙江農(nóng)林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浙江農(nóng)林大學實驗室有害廢棄物處置管理辦法”、“浙江農(nóng)林大學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實驗室安全規(guī)章制度,使實驗室安全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同時,逐步建立實驗室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形成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制度體系。
3.3 規(guī)范管理,形成長效的實驗室安全檢查監(jiān)督機制
實驗室安全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工作方法、不斷地完善和規(guī)范管理、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持之以恒,方能取得實效性進展[10-11]。
我校實驗室安全實行檢查-通報-整改-反饋于一體的實驗室安全檢查模式(見圖1),采取實驗室安全跟蹤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實驗室安全應堅持源頭管理的理念,建立實驗室安全用房評估、實驗室建設與改造項目安全審核制度、科研項目安全審核制度等,加大對存在危險因素的科研項目的審批力度,尤其是對于承擔具有化學、生物、輻射等危險的科研項目,從嚴審核和監(jiān)管。新建、擴建、改造實驗場所或設施時,需充分考慮實驗室安全因素,廣泛聽取有關(guān)單位和專家的意見,嚴格按照國家有關(guān)安全和環(huán)保的規(guī)范要求設計、施工,把好審核關(guān)。
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12]。各高??筛鶕?jù)各自實驗室、研究所特點,結(jié)合自身條件,建立適合本校的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如建立適合本校的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實驗室安全門禁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加強對師生員工和外來人員的實驗室安全教育,從而加強師生員工的安全責任和意識。
進一步加強?;钒踩芾韀13-14]。?;飞婕胺N類繁多、使用廣泛、潛在危險性高,是高校實驗室安全防范的重點之一。我校建立藥品采購配送中心,實行化學藥品試劑統(tǒng)一采購、集中管理。?;酚蓪W校嚴格存儲、規(guī)范監(jiān)管,從而大大降低了學院危化品的存儲風險。
3.4 宣傳教育,提升師生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管理水平
目前,高校師生的實驗室安全意識普遍偏低。實驗室安全的不重視,使得實驗室安全隱患的潛在風險大。轉(zhuǎn)變觀念,摒棄實驗室“安全無大事,不出事就太平無事”的觀念,學校領(lǐng)導高度重視,制作圖文并茂的實驗室安全手冊,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實驗室安全教育宣傳培訓工作(應急消防和特種設備安全演練等),普及宣傳實驗室安全常識[14-15],同時,建立實驗室安全培訓考核系統(tǒng),通過學校組織的實驗室安全環(huán)保教育考試者方可進入實驗室學習、工作,從而提升師生員工的實驗室安全防患意識。
3.5 多措并舉,加大實驗室安全基礎(chǔ)設施投入
學校領(lǐng)導高度重視,各部門、各學院聯(lián)合行動,促進實驗室安全工作有序推進,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實驗室安全軟硬件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實驗室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tǒng)、實驗室安全監(jiān)控設施等,從而形成設施齊備、安全可靠的實驗室安全環(huán)境。同時,加大實驗室安全管理員的培訓力度,使其熟悉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并加大對實驗室?guī)熒陌踩褂霉芾?促進實驗室安全、平穩(wěn)、有序運行。
實驗室安全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需要各高校同仁的集思廣益和不懈努力,需要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參與和積極配合,共同促進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
References)
[1] 李五一.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概論[M].杭州: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
[2] 賈賢龍.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2):193-195.
[3] 光翠娥,王世強,王萍.理工類高校實驗室安全的潛在風險和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3):42-44.
[4] 武曉峰,聞星火.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分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81-85.
[5] 付裕貴,楊兵,王運,等.高校實驗室技術(shù)安全管理體系的構(gòu)建[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3,30(7):78-80.
[6] 陳立君,顧鳳岐.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7):339-341.
[7] 張健.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3(13):133.
[8] 馮建躍,阮俊,張銀珠,等.關(guān)于做好高校實驗室安全環(huán)保工作的幾點思考[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3,30(7):4-7.
[9] 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gòu)建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3):274-277.
[10] 阮俊,金海萍,馮建躍.關(guān)于高校實驗室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的探討[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0,27(9):190-192.
[11] 光翠娥.強化實驗室安全檢查 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建設水平[J].實驗室科學,2012,15(6):189-195.
[12] 李榮華,孫莉麗,郭培國.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tǒng)的建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92-194.
[13] 王文芳,肖建東.高?;瘜W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2(3):91-93.
[14] 李天鵬,孫婷婷.高職高專院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2):190-192.
[15] 金海萍,阮俊,馮建躍.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huán)保教育方式和內(nèi)容的思考[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1,28(3):185-187.
Constructing safety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laborator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Hou Yongping,Yu Shuquan,Zhao Lihua,Wang Jin,Gong Qunhui
(1.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Zhejiang A&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laboratory safety’s range becomes wider and wider,related kind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and the form of safety accidents becomes more diversified,thus bring big pressure to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of our college,from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main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ree aspects,to clarify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t shows that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indefatigabl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safety monitoring;safety consciousness
2014- 05- 23 修改日期:2014- 07- 24
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研究項目“農(nóng)林院校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研究與實踐”(Y201331)
侯永平(1983—),男,河北唐山,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
E-mail:houyongping_2008@163.com
G474
B
1002-4956(2015)1- 022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