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中
中藥辨證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陸建中
目的 分析中藥辯證穴位敷帖在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選病例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4)。觀察組采用穴位敷貼法治療,對照組采用轉移因子口服液治療。觀察2組治療效果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標情況。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9.4%,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1%,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gA、IgG、IgM升高幅度較大,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辯證穴位敷帖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效果顯著,易被患兒接受,且安全性高,臨床中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穴位敷貼;反復呼吸道感染;免疫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不僅對小兒的正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影響到小兒的生長發(fā)育,該病反復發(fā)作,治療的難度較大,西醫(yī)認為該病發(fā)生與小兒免疫力低下有關,中醫(yī)認為與小兒體質特點有關,因此,中醫(yī)主張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采用辯證穴位敷帖法治療[1]。為探討中藥辯證穴位敷帖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本研究以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所選病例均來源于南京浦口中醫(yī)院2012~2013年收治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共68例,有男35例,女33例,患者年齡0~12歲,平均(5.8±3.4)歲,其中0~2歲患兒25例,3~5歲患兒30例,5~12歲患兒13例。利用硬幣法將所有患兒隨機分成2組,每組34例。比較2組患兒資料,在年齡、性別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和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0~2歲患兒每年下呼吸道感染>3次,上呼吸道感染>7次;3~5歲患兒每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上呼吸道感染>6次;5~12歲患兒每年下呼吸道感染>2次,上呼吸道感染>5次,其2次感染間隔要>7d[2]。排除標準:排除具有先天性免疫系統疾病或呼吸道畸形患兒;近期接受過免疫調節(jié)劑或激素治療的患兒;不能持續(xù)接受治療的患兒。
1.3 辨證分型 以《中醫(yī)兒科學》中有關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證型標準分型:痰濕內蘊型:患兒體形虛胖,多汗,喉中有痰,舌苔發(fā)膩,易咳嗽、哮喘;氣陰不足型:面色淡白,舌質淡,少氣懶言,厭食,易發(fā)感冒;陰虛火旺型:體型偏瘦,毛發(fā)枯黃,夜間出汗,舌尖紅,大便干結,易發(fā)扁桃體炎、咽喉炎。
1.4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穴位敷貼法治療,痰濕內蘊型:取白芥子5g,皂莢5g,取雙側肺俞穴,白天使用,隔天1次;氣陰不足型:取五倍子10g,取神厥穴,白天使用,隔天1次;陰虛火旺型:取肉果5g,取雙足涌泉穴,睡前使用,隔天1次。使用方法:將藥物用白醋調成糊狀,涂在紗塊上,敷貼在相應的穴位上,用膠帶固定好。對照組采用轉移因子口服液治療。以30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治療效果。
1.5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治療結束2個月內小兒呼吸道感染次數不超過1次,或者呼吸道感染2次間隔時間>1.5個月;有效:治療結束2個月內,呼吸道感染2次,或者2次感染時
[1] 畢紅琳,林玲.3種大便隱血檢測方法的比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22):2495-2497.
[2] 薛愛玲,許秀麗.兩種糞便隱血試驗在診斷消化道出血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5):64-65.
[3] 陳健康,肖敏敏.免疫膠體金法檢測糞便隱血的應用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11):1113-1114.
[4] 吳萍,宓慶梅,周琳,等.糞便中血紅蛋白與轉鐵蛋白聯合檢測對于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價值[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12):361-362.
[5] 袁樂永,李艷,徐萬洲,等.臨床三種常規(guī)大便隱血檢測方法的評價及其應用[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27(2):73-76.
[6] 李功軍,鄒偉.探討大便隱血的檢測方法[J].醫(yī)藥前沿,2014,11(13):34-35.
[7] 劉蘭英.糞便隱血試驗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1,15(23):190-191.
[8] 鄧紅艷,赫蘭輝.糞便隱血試驗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0):1315-1316.間>1個月;無效:治療結束2個月內患兒呼吸道感染次數超過2次,或者是2次呼吸道感染的間隔<1個月[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tài)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經過治療,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9.4%;觀察組顯效16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1%,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變化情況 2組治療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IgA、IgG、IgM升高幅度較大,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變化情況(x±s)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科臨床中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病與小兒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的關系,在中醫(yī)理論中將該病歸于“肺炎喘嗽”、“咳嗽”等范疇,同時根據小兒發(fā)病時的表現癥狀,中醫(yī)理論中又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細化,如小兒脾虛,則致痰濕內生,貯于肺,為痰濕內蘊型;如陰虛,則易出陽亢化火之勢,為陰虛火旺型;如脾矢健則津血化生不暢,日久形成氣陰不足型體質[4]。因此在臨床治療中要辨證施治。
中醫(yī)外治是目前中醫(yī)臨床的研究熱點,外治的依存性較好,使用方便,且不良反應較少,穴位敷貼是常見的中藥外治方式,選擇合適的穴位后,將藥物直接敷貼在該穴位上,通過毛細血管和皮膚毛孔使藥物進入經絡,透達臟腑,將體內的淫邪驅出體外,進而實現治療的目的,對于免疫球細胞而言,通過穴位敷貼能刺激巨噬細胞釋放淋巴因子,促使B淋巴細胞成熟,向漿細胞轉化形成IgA,進而提高體內IgA的水平,增強了患兒的免疫力[5]。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則采用中藥辨證穴位敷貼治療,其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4.1%,同時患兒體內IgA、IgG、IgM的升高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與其他臨床研究結果一致[6-7],說明在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中采用中藥辯證穴位敷帖能實現很好的效果[8]。
參考文獻
[1] 王偉.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42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4(6):559-561.
[2] 周盈,許凌霞.中藥穴位敷貼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探討[J].新疆中醫(yī)藥,2008,15(6):20-22.
[3] 鄧玉萍.中藥穴位敷貼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60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8,30(1):38-39.
[4] 夏以琳,徐亞娜.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7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7,16(6):42-43.
[5] 陳芳,閆慧敏,柳靜,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貼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隨機對照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2012,31(8):577-579.
[6] 沈秀鳳,邱建萍.中藥加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1,1:105-106.
[7] 楊濤.中藥辨證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44例[J].當代醫(yī)學,2011,2:49-50.
[8] 夏以琳,徐亞娜.穴位敷貼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7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7,6:42-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101
江蘇 211800 南京浦口中醫(yī)院(陸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