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華
個性化護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李瓊華
目的 探討個性化護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個性護理護理,并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疼痛評分(VAS)和焦慮評分(SAS)分別為(3.01±0.48)分、(36.5±5.2)分,均顯著小于對照組的(4.74±0.57)分、(45.9±4.8)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3%,顯著大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性化護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可明顯減輕疼痛,降低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肱骨骨折;護理;個性化;效果
隨著社會對護理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針對患者的個人特點為其提供整體的、連續(xù)的、人文的、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應運而生。肱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本文就個性化護理在肱骨骨折中的應用進行觀察,并探討其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寧都縣中醫(yī)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正、側位X線片檢查明確診斷,且均行手術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n=30)。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2.9±6.7)歲,其中肱骨干骨折13例,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肱骨外科頸骨折7例;致傷原因:摔傷12例,高處墜落傷11例,車禍傷4例,其它傷3例。對照組男22例,女8例,年齡18~63歲,平均年齡(34.8±6.2)歲,其中肱骨干骨折13例,肱骨髁上骨折12例,肱骨外科頸骨折5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1例,摔傷10例,車禍傷5例,其它傷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部位以及致傷原因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遵醫(yī)囑治療性護理,包括充分的術前準備、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飲食指導以及并發(fā)癥防治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首先對患者具體病情、文化程度、家庭環(huán)境等資料進行收集,以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主要包括:
1.2.1 心理護理 由于肱骨骨折患者大多由突發(fā)事故造成,患者多無思想準備,同時由于疼痛等原因,易導致患者產(chǎn)生緊張、焦慮、煩躁甚至抑郁等負性情緒[1],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表現(xiàn)出對患者病痛的理解和同情,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意義,以減輕患者不必要的心理顧慮,并運用鼓勵、暗示等方面緩解患者心理壓力[2],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
1.2.2 細節(jié)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護理和基礎護理,及時察覺患者不舒適的細微表現(xiàn),以為患者提供更舒適服務,如通過攙扶、倒水、及時為患者更換已臟的被單等為患者提供各種方便,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更好的拉近護患距離,建立良好護患關系[3]。
1.2.3 疼痛護理 加強對患者個性化的疼痛教育,告知術后一般疼痛為正常現(xiàn)象,降低患者顧慮,并向患者說明服用止痛藥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以降低患者對藥物的依賴[4];采用冰敷的方法降低疼痛,并指導患者采用自我放松法、注意力轉移法等減輕疼痛;為患者造成安靜、整潔、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保證光照充足、通風條件良好,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疼痛閾值,降低疼痛感[5]。
1.2.4 功能鍛煉 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盡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不能下床的患者在床上進行肢體鍛煉,并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意義,以更好地促進患者配合[6]。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焦慮情緒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疼痛程度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判定,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焦慮情緒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分,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慮程度越嚴重;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的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共1~100分,以≥85分患者數(shù)計算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分析資料,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疼痛度比較 2組患者在護理前的VAS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2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下降,與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變化更為顯著,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VAS評分比較(x±s,分)
2.2 焦慮程度比較 2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2組患者SAS均顯著下降,與護理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變化更為顯著,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x±s,分)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護理滿意(護理評分≥85分)的病例分別為28例(93.3%)、21例(7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
所謂“個性化護理”就是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致力于滿足不同的需求,其體現(xiàn)尊重人、理解人、關懷人的護理理念,歸根結底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模式[7]。肱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由于發(fā)病急,癥狀較重等原因,患者在圍手術期多伴有疼痛以及心理上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術后康復均帶了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加強護理,尤其是針對患者具體情況給予的個性化護理尤為重要[8]。由本組資料結果可知,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的觀察組其護理后的疼痛和焦慮程度均顯著小于僅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顯著大于對照組,提示個性化護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可明顯降低患者焦慮水平和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這對更好的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鄭慶元,聶汝倩,馬云琳,等.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10,10(13):79-80.
[2] 丁玉慧,常永藍,楊延紅.四肢骨折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22-23.
[3] 劉愛萍.肱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 4(24):155.
[4] 胡海英.護理程序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3):78-79.
[5] 陳顯玲,余瑞樂,陳連瑞,等.個性化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21):3708-3709.
[6] 劉經(jīng)蕾,朱紅,馬健,等.“個性化護理”訓練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28):2616-2618.
[7] 黃一鮮.個性化護理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15):3295-3296.
[8] 胡雪娥,姚海云,李鈺婷.常規(guī)護理和個性化護理在120例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對比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4):64-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69
江西 342800 寧都縣中醫(yī)院 (李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