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喜 閆曉敏
摘要:大豆在我國有廣泛的種植基礎,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農業(yè)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豆種植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比如品種、氣候、土壤、肥料等,本文主要針對大豆的栽培管理環(huán)節(jié)中的一些技術要點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大豆的種植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豆;栽培;播種;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4.011
1 選地與整地
大豆的生長適應性很強,但是為了高產優(yōu)質,要選擇土質肥沃及相對疏松的砂壤土,這樣的土壤通透性好,保墑利根,更適宜大豆的生長。另外大豆不同于其他的作物,對于茬口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在種植大豆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重茬或迎茬,在選擇地塊時要注意選擇前兩年內沒種過大豆的地塊,避免前茬大豆的殘留物在土壤中,這些殘留會對大豆的生長造成影響,導致畸形豆的產生,影響產量和品質。前茬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如高粱、玉米等,輪作三年以上或生茬地較佳。選好地塊后要進行整地,也就是進行翻耕,使土壤疏松,避免結塊,同時清除地塊中的一些垃圾雜物,在整地時結合地力情況適當增施一些有機肥或復合肥料,增強土壤的營養(yǎng)含量,施足底肥是大豆高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2 選種及種子處理
2.1 選種
大豆的品種選擇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以及土壤的肥力情況,同時也要考慮種植方法,根據這些因素來綜合確定品種,豆種的生育期數要符合當地的無霜期,最好留有余地,確保正常成熟。低洼地及肥力高的地塊,宜選喜肥水的品種。高崗地宜選耐旱品種。相對于種植方法來講,中熟、中晚熟、植株高大,稈強茂密性好的品種適合在壟上精量點播、三壟栽培的地區(qū),而早熟或中早熟、分枝少、稈強、株形收斂的品種適合在窄行密植的地區(qū)。
2.2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以保證苗齊苗壯。先要進行選種,可采用人工或機械進行選種,去除種子中的一些雜質、傷癟粒、蟲咬粒,保留品相一致,大小均勻的種子。選好的種子要進行藥劑拌種,給種子外面包一層膜,這樣能起到殺菌的作用,同時可以防止地下害蟲對種子進行危害,藥劑拌種時要注意做到均勻一致,保證種子干后不出現鼓脹,種皮不開裂。
3 深層施肥
深層施肥主要是要控制好肥料與種子的距離,保證種子和肥料不混在一起,這樣可以防止出現燒苗、燒種現象。另外也能充分發(fā)揮肥效,利于豆根進行固氮,使根系生長旺盛,對于平地,可以采用分層施肥的方式,底肥施在土深15厘米左右深度,然后覆土,再施入化肥,深度在種下5厘米左右,再覆土,在土上播種,多采用機械深施,這樣便于控制深度和均勻度,同時也能保證肥種的分開。而對于原茬地,可以采取破壟夾肥或老溝深施肥的方法,用犁破開壟臺,施入肥料,然后再進行合壟,深度一般控制在18厘米,在破茬時,破茬、施肥、合壟、鎮(zhèn)壓等工序要整套完成,這樣可以保持墑情,利于出苗,不要破茬后晾茬。也可以在原壟溝進行深趟,深度在15厘米,把肥料施于溝中,然后再在原壟上進行深耕合成新壟,鎮(zhèn)壓后待播。
4 精細播種
播種方法很多,如壟上雙行精播法、壟上等量穴播法、“壟三”法、“兩壟一溝”法及窄行密植等等,各地方因其自然條件有別,所以方法也多種多樣,在種植時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酌情采用,現在多數都用機械進行播種,省工省力,同時在播種的行距、株距及深度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對于種子的下播數量也能進行精量確定。精細播種除了方法的采用外,還要注意播種條件的選擇,首先是播種時間,一定要滿足地溫穩(wěn)定在8℃以上,東北地區(qū)一般需要在5月的上中旬才能達到這樣的溫度,近些年略推遲。另外要注意土壤的水分含量,確保土壤中水分充足,保持濕潤狀態(tài)。精細播種對土壤的平整度和疏松度要求較高,在播前要進行細致的整地,保證地塊的土壤細碎、疏松、無大塊,起壟要平直,避免高低起伏,起壟后要進行合理的鎮(zhèn)壓,要起到保墑還要利于播種的要求。
5 田間管理
5.1 中耕除草
在大豆剛拱土時最好進行一次壟溝深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進大豆的出苗;在大豆第一片時,進行一次中耕,這樣能保持土壤的疏松,在中耕時要確保苗根周圍的土都被松到,但不要傷苗,只松表土;在大豆苗高10厘米時要進行一次趟地,從壟溝起土,用大犁進行,起土到第一對真葉節(jié),要保證不傷苗、不壓苗;十天后再進行一次趟地,進行深松,在苗根部多上土,但不要超過第一復葉節(jié),常規(guī)種植要進行三鏟三趟,但隨著機械的普及應用,耕作方式也有所改變,很多地區(qū)都不再進行鏟地,只是進行兩次趟地進行中耕,機械的作業(yè)起到了不用鏟也能收到保產穩(wěn)收的效果,省去了不少的人力。
除草是大豆田間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豆苗未出之時,雜草便會生長,如果不及時除去,很容易導致雜草生長過旺,現在多采用化學除草的方法,噴灑除草劑進行除草,在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除草要一定要“除早、除小、除了”,這樣不但能達到好的效果,而且還能節(jié)省藥劑,降低成本。但在除草劑的使用中要注意用法和用量,同時要根據田間雜草的種類科學合理的選用,避免用藥不當造成苗害。
5.2 葉面追肥,矮化壯稈
在大豆花莢期可根據大豆具體的長相情況進行適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進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選用葉面肥;大豆花期如生長過于繁茂,有倒伏傾向時,可噴施多效唑、矮壯素或縮節(jié)胺等矮化壯稈劑,促進大豆矮化,平衡生長。
5.3 防病防蟲
大豆的生長期間,除了做好肥水及除草等工作外,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要密切關注大豆的生長情況,及時發(fā)現病蟲害的發(fā)生苗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綜合采用人工、生物、化學的方法進行防治,確保把病蟲害防控在沒有大面積暴發(fā)之前,使大豆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以期達到穩(wěn)產增產的目的。
作者簡介:于國喜,中專學歷,農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