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榮建
摘要:采用視覺辨別、視覺記憶和視覺整體加工實驗來探討聽寫困難兒童是否存在視覺加工缺陷,分析聽寫困難兒童和正常兒童視覺加工水平的差異。結(jié)果顯示,同正常兒童相比,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水平低,而視覺記憶、視覺整合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
關(guān)鍵詞:漢字聽寫困難;視覺辨別;視覺記憶;視覺整體加工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5-0083-02
1 問題提出
近年來,西方對于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加工研究越來越深入和類型化。有研究者從視覺加工角度,考察了拼音文字拼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加工特點。如David(2003)以視覺方向為加工任務,考察了在動作干擾下的視覺加工水平,發(fā)現(xiàn)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加工水平落后,更容易受動作干擾的影響¨。而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視覺加工的研究非常缺乏,研究結(jié)果也不一致。張麗娜(2006)通過考察一例漢字聽寫困難個案,發(fā)現(xiàn)該個案的視覺加工水平表現(xiàn)正常;而張靖喬(2006)的研究發(fā)現(xiàn)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存在視覺加工缺陷。
漢字是方形結(jié)構(gòu),字形復雜,結(jié)構(gòu)密集,對視覺加工能力要求更高。因此,視覺加工在漢字識別、心理操作中的作用相當重要。漢字主要以字形表征為主,在字形回憶中,字形表征起著主要作用。
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在聽寫時無法直接提取字形表征,只能利用語音分析等間接途徑完成聽寫任務,從而產(chǎn)生大量語音型錯誤。因此,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可能存在著字形表征缺陷,而字形表征缺陷又與視覺加工能力有關(guān)。
研究假設: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加工能力(視覺辨別能力、視覺記憶能力、視覺整體加工能力)存在缺陷,落后于正常兒童。
2研究方法
2.1視覺辨別實驗
視覺辨別測驗材料共有四組圖片,每組兩張,兩張圖片存在細節(jié)的不同,共有6處。共24分。時間為4分鐘。
2.2視覺記憶實驗 實驗程序使用E-prime 2.0編寫。首先,計算機屏幕上定時隨機呈現(xiàn)10個古漢字(目標刺激),要求被試記住。測驗時再隨機逐個呈現(xiàn)包括10個未見過的古漢字(混淆刺激)在內(nèi)的共20個古漢字,要求被試按鍵回答再認結(jié)果。記錄再認正確數(shù)(即擊中數(shù))及虛報數(shù)。再認成績=(再認正確數(shù)一再認虛報數(shù))×2
2.3視覺整體加工實驗
鑲嵌圖形測驗經(jīng)常被用來評估個體的視覺統(tǒng)合水平,即視覺整體加工水平。在鑲嵌圖形測驗中,被試尋找局部的目標圖形成績越高,說明他受到整體圖形的干擾越個,這意味著其視覺整體加工水平越低。
實驗材料:本實驗材料共有四個線條圖形,每個圖形是由三個圖形鑲嵌構(gòu)成。要求被試快速尋找所包含的目標圖形。時間3分鐘,總分12分。
2.4被試
北京市城區(qū)四所普通小學3、4年級的310名學生參與了被試的篩選,其中三年級110人,四年級200人。篩查出漢字聽寫困難兒童30人作為實驗組,正常兒童32人作為對照組。實驗組平均年齡9.07歲,讀寫差異率為0.41,對照組兒童平均年齡為9.15歲,讀寫差異率為0.10。
3 結(jié)果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的視覺辨別、視覺記憶和視覺整體加工水平進行差異比較,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如表1。
如表1所示,在圖形分辨上,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成績顯著低于正常兒童,即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存在缺陷。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再認成績雖然低于正常兒童的視覺再認,但是二者沒有顯著性差異。在視覺整體加工水平上,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與正常兒童沒有顯著性差異。
4分析
4.1 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視覺辨別特點分析
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存在視覺辨別能力缺陷,即對圖形的精細視覺加工存在困難。精細視覺加工困難會影響漢字字形的編碼。漢字是由部件和筆畫構(gòu)成的復雜的平面型文字。漢字具有視覺通道的優(yōu)勢以及視覺通道處理漢字的獨特性質(zhì)。因此,漢字識別作為一種高級信息加工過程,受到視覺知覺過程的影響。
4.2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視覺記憶特點分析
視覺記憶實驗結(jié)果說明,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短時記憶沒有缺陷。這與戈凡等人(2006)研究不同,該研究從情境、面孔、物品及空間記憶等維度對識字障礙兒童的記憶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識字障礙兒童在不同回憶方式上如自由回憶、線索回憶上都比正常兒童差,而且線索回憶成績均高于自由回憶成績。原因可能是:第一,戈凡的研究對象既有認讀困難兒童,又有聽寫困難兒童,研究對象不同質(zhì);第二,兩個研究所用實驗材料性質(zhì)不同所致,本研究的實驗材料為漢字,再現(xiàn)了漢字認知過程;第三,本研究采用再認的提取方式,這與回憶的提取方式存在不同。
張靖喬(2006)研究采用圖形再認實驗范式,實驗材料為線條圖形;本研究所用實驗材料為古漢字,更加切合兒童漢字識別過程。另外,張靖喬采用聽寫和識字量測驗來篩查聽寫困難兒童,而識字量測驗任務是組詞,不能完全體現(xiàn)兒童的認讀水平,研究對象可能存在差異。
漢字聽寫任務考察的是根據(jù)語音、語義從長時記憶中提取漢字的字形表征。由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在視覺短時記憶沒有缺陷可以推知,在漢字學習時,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對于字形的記憶是正常的。那么,在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心理詞典中字形表征的質(zhì)量差,又是什么原因或者哪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呢?按照記憶系統(tǒng)理論,短時記憶信息要進入長時記憶,需要進行復述。復述質(zhì)量決定了長時記憶中字形表征的質(zhì)量,而復述的質(zhì)量又取決于注意和字形的視覺加工深度。
4.3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視覺整體加工特點分析
在視覺圖形加工過程中,整體圖形加工形成的圖形整體結(jié)合力會阻礙鑲嵌圖形從整體中分離出去,減弱了鑲嵌圖形的加工程度;而且圖形整體結(jié)合力越強,它對鑲嵌圖形加工的干擾效應也就越強。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漢字聽寫困難兒童與正常兒童的視覺整體加工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存在視覺整體加工缺陷,能夠抑制圖形的整體加工,對鑲嵌圖形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
4.4綜合分析
視覺加工是指對視覺刺激結(jié)構(gòu)特征的辨別和感知。漢字包含很多視覺信息,被表現(xiàn)為大量不同視覺符號的集合體。漢語兒童需要學習的漢字筆畫、偏旁種類繁多并且非常復雜。這些視覺符號及其意義在漢字學習具有重要地位,這導致了漢字的視覺加工在漢字識別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漢字的字形識別對于漢字識別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漢字的認知更需要視覺加工的參與。一般來說,漢字的字形表征是通過視覺加工獲得的。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辨別存在缺陷,而視覺記憶和視覺統(tǒng)合不存在缺陷。由于漢字的視覺獨特性和復雜性,視覺加工技能在漢語學習早期階段有利于區(qū)分和記憶漢字的不同形狀。如果在初學漢字時,漢語兒童出現(xiàn)視覺辨別困難,不能有效提取目標字的結(jié)構(gòu)、特征,造成字形編碼的不完整、不精確,進而影響漢字字形表征質(zhì)量,從而導致漢字輸出不完整、不精確,造成聽寫困難現(xiàn)象。
本研究的結(jié)果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存在不一致。如張靖喬的研究發(fā)現(xiàn),聽寫困難兒童不但存在視覺辨別缺陷,也存在視覺記憶缺陷;張麗娜的個案研究發(fā)現(xiàn),該聽寫困難兒童不存在視覺加工缺陷。結(jié)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1)研究對象取樣不一致。被試選取標準存在差異,結(jié)果不能直接比較。(2)個案研究結(jié)果的概括性、普適性存在一定限制。(3)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加工缺陷存在異質(zhì)性,即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加工缺陷具體表現(xiàn)不同。(4)視覺加工能力是漢字識別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如果視覺加工能力落后,正確輸出漢字的能力一定會受到影響;但是兒童的視覺加工能力正常,仍會有其他原因?qū)е聺h字聽寫困難。
漢字聽寫困難兒童存在視覺加工缺陷,直接影響字形表征質(zhì)量,導致聽寫時無法利用心理詞典中的音形通路,提取完整的字形表征。從漢字識別角度來看,視覺辨別能力對于漢字字形的辨別及其視覺的精細加工都有很大影響,不但會影響漢字編碼水平,也會影響漢字字形表征的精確性。所以,如能提高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勢必會提高其字形編碼水平和字形表征質(zhì)量,改善其漢字的輸出質(zhì)量。
5結(jié)論
同正常兒童相比,漢字聽寫困難兒童的視覺辨別能力存在一定缺陷,而視覺記憶、視覺整合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