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芹
【摘要】目的 探討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 對本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回顧分析。結(jié)果 本組行剖宮產(chǎn)者30例(62.5%),心功能Ⅰ~Ⅱ級者剖宮產(chǎn)28例(62.22%),心功能Ⅲ~Ⅳ級者剖宮產(chǎn)2例(66.67%)。48例孕婦無1例死亡,49胎兒(1例雙胎)死亡6例(12.5%)。結(jié)論 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開展積極圍產(chǎn)保健監(jiān)護與心臟病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心衰發(fā)生率,從而改善妊娠結(jié)局。
【關(guān)鍵詞】妊娠;心臟?。慌R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nd its effect,Methods 48 cases of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Of line cesarean section 32 cases (66.67%), cardiac function gradeⅠ-Ⅱof 24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61.54%), cardiac function grade Ⅲ-Ⅳcesarean section 6 cases (85.71%); Heart failure in 2 cases were cesarean section. 48 cas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3 patients (6.25%), 49 (1 case of twins) fetal death 6 cases(12.5%). Conclusion Active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 among health care with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Key words】Pregnanc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treatment
在婦產(chǎn)科中,妊娠合并心臟病是一種較為復雜疾病,常合并的病癥有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等,這些合并癥是除了產(chǎn)科出血之外導致孕婦死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對產(chǎn)婦及新生兒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響。本院對收治48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回顧分析,旨在提高該疾病臨床治療水平,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08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37歲,平均(26.5±3.2)歲;其中初產(chǎn)婦38例,經(jīng)產(chǎn)婦10例。妊娠合并心臟病種類:妊高征心臟病16例,風濕性心臟病11例,先天性心臟病9例,心律失常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甲亢性心肌炎3例。心功能分級:依據(jù)患者心臟彩超、心電圖及心臟檢查等進行分級,其中心功能Ⅰ~Ⅱ級45例,心功能Ⅲ級2例,心功能Ⅳ級1例(心功能Ⅲ、Ⅳ級3例孕婦均為孕12周以上才發(fā)現(xiàn)合并有心臟?。?。
1.2 方法
48例中行圍產(chǎn)保健檢查36例,孕27周每周進行
1次產(chǎn)前檢查,若存在主訴心悸、胸悶等癥狀者住院觀察;此外,對心功能Ⅲ~Ⅳ級3例患者進行密切臨床監(jiān)護,積極防治心衰。住院治療措施主要有:①常規(guī)處理:臥床休息,患者每日可吸氧3次,25 min/次,對患者與胎兒進行心電監(jiān)護。②對妊娠合并癥進行積極治療,如低蛋白血癥、貧血以及妊高征等,可使用營養(yǎng)心肌藥物與抗心律失常藥物。③聯(lián)合內(nèi)科提高防治心功能衰竭的相關(guān)治療,給予強心劑(主成分為洋地黃制劑),血管擴張劑:心痛定15~20 mg,3次/d,
開搏通20 mg,3次/d。對于硫酸鎂與利尿劑等藥物進行正規(guī)使用;④采取相應減輕心臟負荷措施,改善患者心臟舒縮功能,可依據(jù)患者病情合理利用硝普鈉、多巴胺等藥物。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對比采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本組行剖宮產(chǎn)者30例(62.5%),45例心功能Ⅰ~Ⅱ級孕婦中行剖宮產(chǎn)28例(62.22%),陰道分娩17例(37.78%);3例心功能Ⅲ~Ⅳ級孕婦中,剖宮產(chǎn)2例(66.67%),陰道分娩1例(33.33%),與前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8例孕婦無1例死亡,49胎兒(雙胎1例)死亡3例(6.25%)。死亡原因:1例因胎盤早剝死于宮內(nèi),2例為早中孕人工流產(chǎn)。
心功能分級對胎兒的影響:心功能Ⅰ~Ⅱ級者平均孕周(37.93±1.16)周,新生兒平均體重(3.12±0.38)kg;心功能Ⅲ~Ⅳ級者平均孕周(36.37±2.06)周,新生兒平均體重(2.45±0.59)kg,與前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重要治療基礎(chǔ)就是圍產(chǎn)期的保健措施,這是保證母嬰安全的先決條件。在治療妊娠合并心臟病時,如果患者心功能為Ⅰ~Ⅱ級,應當要盡可能降低妊娠造成的心臟負荷增加,使患者盡量休息或合理活動,并且還要保證維生素及蛋白質(zhì)的攝入,防止貧血。對于心功能在Ⅲ~Ⅳ級妊娠在21~23周者,建議住院觀察,并在醫(yī)生監(jiān)護下繼續(xù)妊娠。本次研究中,患者發(fā)生心衰給予一定洋地黃類藥物治療,由于洋地黃對胎兒無害,并且能通過胎盤屏障發(fā)生作用,從而提高治療安全性。癥狀控制后可以改用血管擴張劑與利尿劑輔助治療,并且注意預防感染,從而取得較好臨床效果[1]。
總之,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開展積極圍產(chǎn)保健監(jiān)護與心臟病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心衰發(fā)生率,從而改善妊娠結(jié)局。
參考文獻
[1] 李秋偉.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臨床治療體會[J].河北醫(yī)學,2010,16(4):4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