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桂陽縣鹿峰中學424400)
淺談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雷桂軍(湖南省桂陽縣鹿峰中學424400)
對于語言類學科來講,最重要的無外乎“讀、寫、聽、說”四個方面。閱讀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閱讀能力是一個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從閱讀中求理解,從閱讀中求知識,從閱讀中掌握讀書的方法,從閱讀中發(fā)展能力和智力,這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形勢賦予語文課堂的任務,也是語文教學極力追求的一大目標。那么,如何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在此淺談一下自己的粗淺做法和體會。
興趣是人積極研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它會使人具有自覺性、積極性和持久性。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要從興趣著手,閱讀能力也不例外。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保持這份興趣,再進而端正學生的閱讀動機,把學生引入“書的海洋”,使其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進而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若想提高學生的的閱讀興趣,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讓學生對閱讀有抵觸情緒。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有閱讀的動機,要讓學生了解閱讀的目的。我們可以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閱讀趣事等內容來讓學生了解、掌握閱讀的目的。當學生有了明確的閱讀動機,他們就會試著去做這件事。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才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要注重閱讀的循序漸進,在閱讀之初,多讓學生閱讀一些淺顯的、趣味性的閱讀內容。這樣,學生讀起來輕松愉快,不僅可以減少對閱讀的抵觸情況,并且趣味性的閱讀內容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掘文章更深層次的含義。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多思考,多感悟。許多大家的作品都可以含蓄地表達當時的情感。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文章了解到作者的真實意圖、真情實感時,也是讓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一種理解。這樣,讓學生體會文章的美,也是對學生閱讀興趣的一種培養(yǎng)。
最后,教師要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如,比賽法:在閱讀教學中,采取各種讀書競賽,可以分排讀書,也可以男女同學分讀,這樣可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一)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練習,不僅要注重“量的積累”,更要注重“質的提升”。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就需要我們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能閱讀而且會閱讀。這也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對文章深層次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并且,我們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還有利于讓學生形成、掌握屬于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外開展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們的閱讀教學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當然,閱讀方法多種多樣,我們不能讓學生全面掌握。因此,對于閱讀方法的指導,我們不能制定硬性的教學目標,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開展方法教學,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知特點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不應強加干涉,只要學生能夠提高閱讀能力即可??傊?,閱讀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對學生加以引導。
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閱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記憶和背誦。通過記憶,學生可以掌握閱讀內容體現(xiàn)出來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以及寫作過程中運用到的辭藻。從而對提高學生對其他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動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多記、多背。
其次,就是摘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看到精彩的章節(jié),生動的句子,就把它摘抄下來,這種方法為眾多文學愛好者所用。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摘抄本”,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摘寫,還可以根據(jù)愛好自我排版。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做得都很認真,還把大家公認好的“摘抄本”進行展覽,使學生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最后,就是梳理和編輯的能力。梳理和編輯就是指學生是對所記所抄所標的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編輯,使之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庫。具體做法是將資料分類,標上頁碼,再制定一個總目錄,目錄要留有余地,以便及時補充。
(二)加強閱讀訓練
勤學苦練是成功之舟。提高閱讀能力,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有重點地練習更是有效途徑。那么怎樣有效地進行閱讀訓練呢?第一,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第二,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課文中一些重點段落分離出來,設計一些題目進行閱讀練習。第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泛讀課文中多下工夫,多歸納,多總結,也可自設題目練習。第四,大力提倡課外閱讀,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可采取一些方法,如讓學生搜集與課文的相似語段編寫練習,來促進泛讀的有效性?,F(xiàn)在學生手中都有一些資料,每人拿出一個語段來擬題,就會使練習多樣化,從而補充教師練習教案的不足。第五,要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這里要提到一點,教材中的文章是經(jīng)過專家精選出來的,最能代表學生這一時期所需掌握的知識,但泛讀也是必要的,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要樹立“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的觀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通過課文閱讀教學,同類輻射,學生才能觸類旁通,才能在課外閱讀中去“反三”,養(yǎng)成課內外相結合的習慣。無論課內外閱讀,教師都要做好指導、督促和檢查,才能切實收到實效。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適時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把閱讀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在課下就能夠多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責編 張敬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