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涼水河總校066500)
新課改下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王春英(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涼水河總校066500)
語文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在語文的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認真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課上積極發(fā)言,建立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實踐能力等等,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小學語文教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這一學科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小學語文教育就是學生以后語文學習的基礎,關系到學生以后自身語文學習的質量,也關系到整個知識領域的教育質量。因此,語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自身,都應該重視起來。教師要抓好小學語文教育,同時還要提高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語文教育中,傳播知識、發(fā)展智力,還要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力,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那么,關于如何有效地學習小學語文,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中,首要的就是要讓小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產生興趣,小學生只有對語文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才會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潛力,小學生才會在積極主動地展現自己,營造進取向上的課堂。那么要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呢?
(一)要創(chuàng)設有趣味的課堂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摒棄枯燥乏味的課堂,不能只是帶領著小學生學習課本,這樣小學生會覺得很單一,沒有新鮮感,無法對語文課提起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特別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要創(chuàng)設豐富、新鮮的課堂。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的教學中,把教材上的知識進行引申,編成一個小故事,還可以利用做游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等等。
(二)要挖掘并向學生展現語文的美
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運用生動的語言、傳神的手勢、巧妙的比喻、形象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要精心設計板書等等,語文教師做到這些,其實已經是在向小學生展現語文的美了。語文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感受語文的美,欣賞語文的美,理解語文的美,進而去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語文教師要把語文課當成是一堂審美的課,這樣一定會使小學生受到熏陶。慢慢地,小學生就會體驗到語文的美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愉悅,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對小學語文學科的興趣,并且興趣濃厚、持久。
(三)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去
語文教師要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知道小學生都有非常強烈的表現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組織一些課堂活動,讓小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要給每一位小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并對他們的表現給予鼓勵。
(四)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在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有那么幾個學生,他們上課不愛發(fā)言,下課也不愛活動。我認為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來幫助小學生來樹立自信心。教師要在課上多叫小學生回答問題,并且要對小學生的敢于發(fā)言進行表揚。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語文教師還可以多組織一些演講比賽,讓每一位小學生都上臺演講,演講是提高自信最有效的方法。當一個沒有自信心的小學生演講完畢時,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一下子就會提高他的自信心。所以,紅花也好,掌聲也好,語文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小學生。除卻以上,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總結一下自己的優(yōu)點,然后每天都朗讀一遍自己的優(yōu)點,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每天朗讀一遍自己的優(yōu)點,有利于提高自信心。
(五)教師要與小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擺出高人一等的樣子,一定要與小學生做朋友,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多關心小學生,也要多幫助小學生。
(六)語文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教師尊重了小學生,小學生才會尊重教師。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可以使師生關系更親密,使課堂更和諧。
學習一門學科,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而興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語文教師和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培養(yǎng)的。語文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學生就一定會真正愛上語文。
習慣是一種長期訓練而慢慢形成的良好行為,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身。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能使人變得有內涵、有修養(yǎng)。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要培養(yǎng)小學生預習的習慣
語文教師要想順利完成一節(jié)課,小學生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課前預習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在書本中會遇到很多生字詞,這些生字詞全都要拿到課上,讓語文教師一個一個地講解,就會耽誤很多上課時間,這就需要小學生提前預習,教師可以教給小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和技巧。課前預習還可以提高小學生聽課的效率,小學生在預習時,要將自己不懂的地方都勾畫出來,這樣在教師講課時,小學生就要著重聽自己勾畫的不懂的地方。通過預習,小學生已經知道了這節(jié)課大致要講的內容,也知道自己哪里懂、哪里不懂,這樣就不用整節(jié)課都緊繃著聽課,怕自己一不小心錯過了某個知識點。所以,課前預習可以減輕小學生在課上的壓力,提高小學生聽課的效率。
(二)要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
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的好習慣,要引導小學生多讀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讀書,就會有收獲。語文教師可以在班級上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可以利用每天的早晨或者是自習課的時間,帶領大家一起閱讀,并引導小學生邊讀邊想,做好摘抄。
(三)要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
小學生要學會傾聽,才能進步,小學生要養(yǎng)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小學生只有學會了聽講,才會學到知識;小學生要養(yǎng)成認真聽同學發(fā)言的好習慣,在課上發(fā)言時,對于同學們的發(fā)言,小學生要認真聽,即使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也要聽完,這是對別人的尊重,還可以從同學的發(fā)言中學到自己沒有想到的知識等等。所以,要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
(四)要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朗讀、背誦的良好習慣
要鼓勵小學生多朗讀,多朗讀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語感。還要讓小學生養(yǎng)成背誦的好習慣,遇到自己喜歡的詞語、段落或者文章,就背誦下來,這樣可以幫助小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增強小學生的知識。
綜上所述,學習語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做到這兩點,才可以學好語文這一學科。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