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天空最近,距離夢想最遠”。66歲的夏伯渝,戴著他的假肢來到珠峰腳下,再次體會了這句“珠峰魔咒”。今年4月尼泊爾8.1級大地震引發(fā)珠峰雪崩,尼泊爾和中國西藏分別宣布珠峰南坡和北坡暫停攀登活動。1974年以來,首次無人登頂?shù)牡巧郊?,珠峰面容冷峻地撕毀了許多人的夢想清單,包括夏伯渝。40年前,身為中國登山隊隊員的夏伯渝,沖擊珠峰登頂,在8600處(距離登頂珠峰僅差248米)突遇暴風(fēng)雪,下撤至7600米處時,他把睡袋讓給隊友,卻被凍掉了雙腿,不得不做了截肢手術(shù)。248米未遂的心愿,在心底肆虐了41年。今年4月,夏伯渝再次回到珠峰腳下。
雖然雪崩讓夢想長按了暫停鍵,珠峰的商業(yè)登山熱也會被天意冷卻一段時間,不過,在雪崩現(xiàn)場死里逃生的夏伯渝說:“山永遠在那里,只要平安就有機會。”同樣在雪崩現(xiàn)場死里逃生的女子登山隊隊員子君也說:“山在,夢在?!?/p>
夢想,讓世界變得更大,讓靈魂走得更遠。人們在這大地上流浪,不是為了放逐,而是為了回家。
據(jù)說,世界上第三個出生的人類,就是一位流浪者—亞當(dāng)和夏娃的第一個孩子,取名為“該隱”。這個男孩因為犯錯,上帝判他在大地上流浪,不得回家。旅行,就是他回家的一種方式。
生命就像個線團,可以拆解開拉出足夠的長度,過一種張弛有度的人生;也可以好好卷起來,過一種按部就班的人生。問題是,許多人沒有耐心拆開和卷好這個線團,在和生活相互撕扯的過程中,扯著扯著,就扯成了一團死結(jié)。
在這死結(jié)里,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拆解。先從生活里告退,再從自我里告退,回家的門,就在告退轉(zhuǎn)身的某個玄關(guān)里。
也許,夏伯渝在他的248米里。印尼小伙子Augustin Wibowo,則在他的十年里。
印尼華人Augustin Wibowo,堅信“世界就是我的大學(xué)”,2002年畢業(yè)后四處旅行,去阿富汗的戰(zhàn)區(qū),去中亞的邊境,去非洲的腹地,浪跡十年后回到母親的病榻前,讀自己的旅行日記,才明白:學(xué)會在混亂中生活,也是回家,要懂得嘲笑自己,接受自己,感謝你還活著。尋找家的方法就是接受自己,接受這樣的環(huán)境,才是真正的回家。
而終身蜷縮在葡萄牙里斯本一間辦公室的小職員費爾南多·佩索阿,則在他的碎紙片里。他說:“我對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都沒有興趣,我游蕩的是我自己的第八大洲,那就是我體內(nèi),我的航程比其他人都遙遠?!鄙澳瑹o名的他,漫游在自己體內(nèi)而用各種碎紙片寫下的文字,讓他死后成了被公認(rèn)為歐洲現(xiàn)代主義的核心人物之一。
不管是浪跡天涯還是偏安一隅,每個人活著,都會找到不同的通道回家。在混亂的生活里,解開或者卷好線團,找到安放自己的方式,那句著名的雞湯不是說了么—世界那么大,心安之處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