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我的身體比較脆弱,后來好得多了,越來越不在乎個子高矮?,F(xiàn)在依然會有些影響,但要看那個非議是什么,如果人家講得很有道理,比如“小四,你這個光用得不好、那里剪輯有問題”,這種客觀的評價是一定要聽的,我甚至希望聽到更多這樣的信息,我可以成長得更快。而面對無端的非議,我會更冷靜,也會更釋然。
關于身高,我在早幾年會困擾,當時自己也沒有那么強大,到今天已經稍微好了一點。每當別人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說:“我能怎么辦呢?你能告訴我應該怎么辦嗎?”這不是個可以改變的缺點,我覺得拿這個說事的人,本身在道德上有問題——比如問:你為什么看不見東西?你為什么要靠拐杖走路呀?這不是人性的缺點,也不是你能夠改變的道德上的問題。那你要去罵我爸媽嗎?我覺得這個東西講多了就沒有意思了。
有一句名言:人不應該是物質的奴隸。其實,這要看你的靈魂有沒有強大到去征服它,抑或是被它征服,這是一個人格建立的過程。我剛開始接觸奢侈品的時候覺得那些東西很厲害,有一種臣服感。但當我接觸更多之后就發(fā)現(xiàn),那些Logo并不重要,我在乎的是它的品質、文化,那些商品上真的凝聚了很多心血。奢侈品文化在中國流行不超過10年,一定會有一個激烈的對抗階段,其實美國20世紀70年代也是這樣,大家都對抗,在這個社會浪潮里面你會經歷陣痛,但是你不可能拒絕物質。
我覺得物質不需要特別去定義好或者不好,就像一把槍在警察手里和在殺人犯手里是完全不一樣的功用,但這支槍本身是沒有善惡的。有些人是通過犯法或者違背道德去斂財,這確是應該抨擊的;但有些人是通過辛勤工作賺到錢的,干嗎要被仇視呢?我怎么去享受自己賺到的財富是我的權利,你不能剝奪人家的權利,不要輕易審判別人。
不過,這些觀點在我的電影里表達不了,它有3本小說,這部電影講的只是第一本小說的前半部,年輕人為了夢想去奔跑追逐,很美好很夢幻,但青春到最后還是得面對殘忍的現(xiàn)實,這些要放到后面幾部電影中慢慢去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