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方華
【摘 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技術及防護對策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重視這些技術對策的應用,實現安全事故的有效預防,保障建筑施工安全進行,防止出現不必要損失,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效益提高?;诖?,本文著重分析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技術;防護措施
1、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的基本含義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以施工安全為核心,結合有效的防護措施,根據施工中涉及的各種施工特點找出可能影響安全施工的因素,并對其進行預測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采取安全預防措施,如改進和管理措施的實施,有效的預防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減少施工風險。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把施工安全技術以及防護措施應用其中,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其含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可以有效的幫助施工建筑單位實現施工安全目標,同時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使得建筑施工企業(yè)的競爭力度走向同行業(yè)的另一高峰;(2)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技術水平,豐富勞動力市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偉大的貢獻;(3)可以積極的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構建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和諧發(fā)展體系。
2、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及其防護意義
施工安全是每個建筑施工單位的重要目標,要想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益,必須首先保證工程安全。安全技術及其防護對策主要是為了實現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目的,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進行預測,并綜合采取相應的技術和防護對策,實現對安全事故的有效預防,進而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水平,促進工程質量和效益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采取這些技術和防護對策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對安全事故的有效預防,確保安全管理目標順利實現。避免因安全事故發(fā)生而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同時還能推動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確保他們在施工中嚴格遵循規(guī)范流程開展施工。最終實現促進建筑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益的目的。
3、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及防護措施
3.1、建筑施工坍塌事故預防技術。建筑工程坍塌事故,集中模板支撐、邊坡、拆除工程、圍墻和屋面板幾種工序,按照工程死亡概率大小劃分,模板支撐居于首位,占45%;次之為邊坡失穩(wěn)、拆除工程、圍墻及屋面板工程,分別為20%、25%、10%。下例發(fā)生于2014年3月份,廣東佛山某播放廳舞臺在澆筑頂部混凝土時,由于模板支撐失穩(wěn),導致整個屋蓋坍塌,當場造成6人死亡和35人受傷,經分析,主要是因為施工組織管理混亂,在搭設支架的時候,未能嚴格按照要求設置足夠數量的水平連系桿,而且部分水平連系桿的三維尺寸太大,不足以支撐主次梁交叉位置的負荷作用,再加上梁底模位置的木枋放置方向錯誤,模板支架與周圍結構固定程度不足,最終導致頂部模板支撐晃動坍塌。該事故中,施工方法失誤為事故誘因,但直接的原因,應追溯到施工管理組織、施工現場技術管理等方面。筆者認為該工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方可規(guī)避該次事故的發(fā)生:①施工組織管理方面:模板支架在搭設之前,應出具詳細的圖紙和完成施工技術交底,以保證搭設完工后能夠及時有效地驗收。在搭設時則嚴格遵循設計方案的要求,檢查支架承載力、穩(wěn)定性、空間強度、剛度等是否達標。②施工現場技術的強化管理:案例工程屬于大型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模板的施工條件頗為復,針對這種情況,要根據程序按部就班地搭,在開始搭設支架的時候,檢查模板支架設計方案是否有詳細的細部構造和提供縝密的計算數據,確保支架搭設有據可依。③安全管理方面嚴格管理重點部位的施工技術,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情況,以及嚴格把關現場材料的使用,譬如本工程支架鋼管與扣件在采購時,按照質量標準檢查材料的規(guī)格、數量等是否達標,杜絕不符合質量規(guī)范材料的投入使用。
3.2、建筑施工高空墜落事故預防技術。建筑工程的高空墜落事故,主要發(fā)生位置是腳手架、井字架(拆除)、臨邊與平臺等、塔吊(拆除),按照工程死亡概率大小劃分,從腳手架上高空墜落居于首位,占46.15%;次之為拆除井字架時、在臨邊與平臺等、在拆除塔吊時,分別為15.39%、23.07%、15.39%。下例發(fā)生于2013年2月份,某廠區(qū)屋面板安裝工程中,4名工人進行壓型鋼板的安裝,由于沒有錨固壓型鋼板就向外安裝,期間外端和內端分別有2名工人,在內向外推動安裝時,由于內外兩端用力不均,壓型鋼板突然往外滑移,外端2名工人連通鋼板直接墜落,墜落高度約10m,2名工人當場死亡。以上事故的原因為:安全意識薄弱;未能按章施工;施工時不系安全帶,施工防護措施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體系。為此,應對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技術,分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①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高空作業(yè)屬于危險性系數非常高的工序,稍后不慎均有可能釀成傷亡事故,為此工程應該通過培訓教育,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讓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而不得出現違章冒險作業(yè)的行為。②將工程規(guī)章制度落實到位,并在施工期間予以嚴格遵守,高空作業(yè)施工時,施工人員除了要按照規(guī)定佩帶安全設施,而且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施工的每一項細節(jié)性工作,譬如案例工程在安裝模板時,應先將鋼板錨固,再進行翻板,而不能采用直接推板的方式。③高空作業(yè)時,要落實“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三寶防護措施,在進入施工現場后,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在電梯口、樓梯口、預留洞口、未設欄桿陽臺框架工程樓層周邊等位置,要圍設圍欄或者安全網;安裝用的梯子和操作平臺,都必須要保證絕對牢固。④保證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到位,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協(xié)同監(jiān)理人員抓好現場安全工作。高空作業(yè)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主要要求和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佩戴好安全防護工具;檢查施工現場防護設施是否符合要求;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按部就班地施工;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出現麻痹大意的施工行為,對于違背安全管理要求的施工行為,要予以及時糾正,并進行現場教育。
3.3、建筑施工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技術。起重機械,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主要的機械設備之一,同時也是傷人事故最頻繁和最嚴重的機械設備。下例的起重傷害事故,發(fā)生于2012年7月,某房地產開發(fā)小區(qū)使用規(guī)格600t×170m龍門起重機時吊裝鋼筋時,鋼筋脫扣從高空墜落,當場造成10人死亡,3人重傷。究其原因,主要是起重機在使用前,分步加載測試了提升負荷,但在使用的第3天,吊裝鋼筋時,剛性腿內側纜風繩出現外偏,現場通過調松外纜風繩糾偏,經過數十次調整后,內側纜風繩基本處于完全松弛狀態(tài),在當天晚上8h,測盤員發(fā)現基準標志外移,已經逸出經緯儀觀察范圍,此時剛性腿外向嚴重傾斜,吊裝的鋼筋被拉動橫向平移墜落。以上事故中,事故調查報告認為此次施工存在違規(guī)指揮、操作的行為,但筆者認為施工工藝方法同樣存在嚴重缺陷。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方面的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措施:①端正操作行為,在操作起重機械時,如果發(fā)現吊裝機械出現故障隱患,應及時停止機械操作,以書面作業(yè)指令上報后,進行故障隱患的全面排除,方可繼續(xù)投入使用。②彌補施工工藝缺陷,起重機械操作,要提供齊全的結構傾覆穩(wěn)定驗算資料,尤其是結構的穩(wěn)定性,要予以充分重視。此次事故中剛性腿內側纜風繩外偏問題,正是忽略對結構穩(wěn)定性的把控,吊裝作業(yè)指導書也因此失去指導作用。③強化現場的統(tǒng)一管理工作,起重作業(yè)屬于立體交叉作業(yè)形式,涉及多到工序的施工主體,施工時必須形成統(tǒng)一的組織協(xié)調方式,以便對現場的嚴格管理。譬如職責和分工的明確,有效調度和協(xié)調現場情況,同時加強各方的溝通。以上案例工程中,起重工序在決定放松纜風繩時,沒有正式通知其他工序人員疏散和采取相關防護措施,正是現場統(tǒng)一組織協(xié)調工作不到位的表現。④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對吊裝施工提出全面和系統(tǒng)的防護措施,在相關的安全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現場人員的安全工作內容。
結束語
總之,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是施工單位的重要目標。為促進這些目標順利實現,必須根據工程建設需要,綜合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加強安全防護,從而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最終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庫泓.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的探究[J].科技風,2012,07:176-177.
[2]韓向明.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1,11:45-47.
[3]劉洋.淺談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5,01:58-59.
[4]黃偉杰.淺談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J].科技資訊,2014,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