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知識儲備。而在教學中,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靈活機動把握好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
一、加強教師能力培養(yǎng),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深入研究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可以經(jīng)常聽課,學習別人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了知識,又發(fā)展了語言運用能力。
1.提升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除英語教學基本能力外,還要有英語的歌唱能力,以及簡筆畫等基本功。
2.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知識儲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不僅要學習英語方面的知識,其他方面的知識也要適當?shù)纳娅C,在日常生活中,要對籃球、棒球方面也要有相應知識,搞清楚它們的規(guī)則,在英語中學習中就會顯得更專業(yè)。所以教師在知識方面不僅要專業(yè)化,更要全面化。做一個“全才”比作一個“專才”對教師來說更為重要。
3.要經(jīng)常反思。英語教學需要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教學的相應基礎以及開展教學的綜合能力,尤其要有適應信息時代、在教學中反思、完善教學行為的能力。除了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對于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中熱點問題(如課程的核心價值問題、課程內容的拓展問題)也需要反思,不能夠人云亦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始終處于不斷塑造的狀態(tài),經(jīng)常的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及自身的成長歷程進行深入追問、審查和批判分析,可以在藝術層面上升華我們的認識與實踐。
4.要學會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和課程發(fā)展現(xiàn)狀決定我們要盡可能的在教育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模式等方面去嘗試、探索和領悟。課堂教學需要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科研工作也需要創(chuàng)新。我們的研究大部分是針對教學問題的研究,屬于應用研究的范疇。這樣的研究特點決定著我們需要從自身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去面對獨特的情景,而不僅僅是繼承、模仿和沿襲。如此,科研工作才有生機和活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小學英語重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興趣的基礎上來進行輕松快樂的學習,是我們每節(jié)課所要把握的主旨,因此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將各種活動穿插其中,在“動”中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1.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老師們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式。但游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在活動中更好地來應用所學到的單詞,讓他們在興趣的基礎上降低學習的難度。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各種因素都要考慮到,比如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了;設計這個游戲的目的是什么,會不會導致僅僅為了游戲而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是否會出現(xiàn)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們的紀律能否得到控制等等。
2.簡筆畫教。簡筆畫是經(jīng)常使用的教授方法,比如平時接觸不多的單詞Pole vault(撐桿)以及學習的關于棒球運動的場地名稱以及選手名稱、船的各個部位以及船員的名稱等。形象的圖畫既幫助了我們理解詞語的意思,更降低了我們記憶單詞的難度。
3.情景教學要機動靈活。教師要具有很高的表演能力,能根據(jù)不同的情景來變換不同的角色,盡量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小學生是否對英語產生興趣,英語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到新鮮、輕松,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在教nose,ear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藹,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以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孩子好動的心理,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英語活動情境,動靜穿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穿插,吸引年幼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對于中高段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進行free talk,如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如: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 I am fine,too.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說的機會,并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每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優(yōu)質的英語課堂不能單以教師傳授給學生有效信息的多少來衡量,還要注重學生信息內化及運用能力的大小。單純直接的課堂教學乏味無趣,容易使學生感到壓抑,產生心理疲勞,阻礙學生對語言信息的內化。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呈現(xiàn)新內容,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實現(xiàn)語言的感知、理解、內化、運用,并能因材施教,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使其獲取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