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婭婷
【摘要】本研究以問卷的形式隨機調查了晉中市和順縣東關示范小學四(2)班和六(4)班學生們的課堂回答情況,基于這些調查數據,得出結論: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是否積極,不僅與學生的性格特征、認知程度、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緊密相連,同時也與教師的提問技巧、教學態(tài)度等因素相關。除此之外,一些客觀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生 課堂 積極性
一、調查問題
本研究隨機抽取東關小學四(2)班和六(4)班的學生們作為調查對象,四(2) 班45人,六(4)班32人,共收取77份問卷。此問卷主要著眼于研究學生課堂回答積極性的影響因素,并尋求改進方法。
本問卷1-7題從學生出發(fā),依據不同的人格特征將數據分為三類。調查數據分析如下:
1.外向型學生。外向型問卷共28份。從問卷中可以看出,這類人格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比較積極。75%的學生更傾向于獨立思考并完成問題。他們認為獨立思考可以檢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同時可以讓自己記憶深刻。25%的學生則認為集體回答可以聚集大家的思想,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這類學生大多能夠在老師提問后迅速反應并積極思考。在第7題中,所有學生普遍認為課堂提問對學習有益。
2.內向型學生。內向型問卷總共16份。調查中發(fā)現,這類學生上課時回答積極性較低,只在課上偶爾回答。同時,67%的學生更喜歡思考后單獨回答,他們認為,單獨思考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給自己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同時有利于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而集體回答容易誤導學生,而且比較麻煩。除此之外,58%的學生在老師提問之后,能夠迅速反應并積極發(fā)言,而42%的學生看見別人舉手才敢舉手發(fā)言。在第7題中,50%的認為課堂提問有益,其余學生覺得提問無關緊要。
3.中間型學生。在所有問卷中,此類型人格的學生最多,共35人。這類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較高。54%的學生認為獨立思考可以鍛煉自己的獨立性,同時會讓自己有成就感。而46%的學生則認為集體回答可以集思廣益,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同時,不容易出錯,會讓自己的心理壓力小一點。除此之外,在老師提出問題后,80%的學生看見別人舉手后才敢舉手發(fā)言。在第7題中,他們普遍認為提問有益。
本問卷的8-22 題從教師角度出發(fā),研究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授課方式、提問技巧以及自身魅力對學生積極性的影響。由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教師的獎勵與贊揚很重要。在回答問題后,90%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他們更喜歡贊揚并點評的方式。不管對錯與否,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肯定正確的地方,并對錯誤的地方給出引導性的提示。
(2)教師的問題設計與提問技巧至關重要。75%的學生更傾向于回答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而在老師提問比較深奧的問題時,他們更希望老師給予引導性的提示,然后小組討論解決。
(3)所有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關注、欣賞、信任。95%的學生更喜歡幽默風趣型的老師。
本問卷的23-31題主要研究外部因素對學生積極性的影響。調查中發(fā)現,80%的學生更喜歡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他們認為,這種輕松的氛圍更利于自己學習,有助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研究還發(fā)現,影響課堂積極性的外部因素還包含對老師、對學科的好感程度等。
二、改進辦法
1.學生角度。作為學生來說,改變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是首要的?;卮饐栴}其實就是從多方面鍛煉自己的過程,不管是發(fā)言還是傾聽,都應該努力做到積極而禮貌。在對待學習上,必須要認真嚴謹,一絲不茍,對待錯誤,要及時認識并改正。
2.教師角度
(1)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設要求教師準備多樣化的材料,不僅包括文字性的,還應包括音頻、視頻、圖像等。
(2)重視學生的反應與回答。教師應善于觀察和發(fā)現學生,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一旦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學生的主動性會明顯增加,思維也會更加開放。教師要及時地發(fā)現和處理學生的反應與回答。
(3)用心設計和展示問題。老師的提問應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學會交流。
(4)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難度太大。教師的提問應先易后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突破難點。
(5)改變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以表揚、激勵為主。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首先要給與充分的肯定與積極的評價,然后視其與課堂教學的關系,作不同的處理。
3.課外因素。影響課堂積極性的外部因素包含課堂氛圍、對老師、學科的好感程度以及表達的限制等。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教師必須營造輕松、合作的課堂氛圍,避免給學生壓力。同時,教師還應改變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鼓勵學生主動表達。
參考文獻:
[1]秦衛(wèi)星.打開學生“答”的天窗[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陸晴.點燃孩子心中的火花—談談如何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
[3]孫菊如,陳春榮,謝云,鄒花香.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