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遠明
摘 要:為了滿足人們生產(chǎn)活動、生活活動等各方面的需求,如今的大空間建筑越來越多,例如商場、工廠車間、劇院、展覽館間等,都是大空間建筑的典型。大空間建筑雖然能夠滿足人們對建筑空間的特殊需求,但是卻也帶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難題,例如人員流動性大,火災危險性高、荷載大,以及火災發(fā)生時逃生疏散困難等等,針對這樣的難題,為了確保大空間建筑在使用過程當中的安全性,我們就必須要做出更好的消防設計。該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主要以大空間建筑為例,對如何做好其消防設計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以期能進一步提高大空間建筑在使用過程當中的安全性,確保人員與財產(chǎn)安全。
關鍵詞:大空間建筑 特點 消防設計
中圖分類號:TU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067-01
隨著全球建筑技術與建筑材料的不斷發(fā)展,如今的大空間建筑已經(jīng)非常普遍,在大空間建筑被廣泛使用的今天,為了確保其安全性,我們必須要做好其消防設計。
1 當前的大空間建筑特點
1.1 占地面積與體量大
大空間建筑的作用功能較為特殊,它需要在一個開闊的空間內(nèi),容納盡可能多的人和物,所以其占地面積非常大,從數(shù)千平方米到上萬平方米不等,而且體量巨大,例如劇院、工廠車間。
1.2 以輕鋼結構為主
目前,很多的大空間建筑都是輕鋼結構,其原因是輕鋼結構建筑的施工周期較短,成本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而且還便于拆除改造。
1.3 多為固定窗結構和無窗結構
大空間建筑一般都具有特殊的用途,而且為了便于造型與管理,所以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無窗結構或是固定窗結構。
1.4 導向性差
大空間建筑的內(nèi)部結構復雜,如果沒有明確的導向指示,很難順利的通過建筑,例如我們經(jīng)常光顧的商場,它為了能夠讓客戶接觸到商場的更多商品,刺激消費,所以路線設計較為曲折,導向性差,難以讓人快速的找到安全出口。
1.5 可燃物多
大空間建筑的內(nèi)部一般都存放有較多的可燃物,例如商場和工廠車間,這就會加大大空間建筑的火災荷載。
2 大空間建筑消防設計
2.1 防火分區(qū)設計
(1)防火墻分隔法。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在屋頂承重結構和屋面板的耐火極限高于相對應的數(shù)值時,所設計的防火墻可以不高出屋面,防火墻應砌至屋面結構層的地面。設計防火墻要求劃分采取割裂式,對其高度不做限制。所以,這種方法一般都用于開敞度不大的大空間建筑[1]。
(2)防火門、防火卷簾法。提升建筑實體的耐火等級,增加一定數(shù)量的多層水幕或復合型的防火卷簾裝置,對于提升大空間建筑的安全性具有一定作用。在實際設計中為了增強防火效果,可在加設的防火卷簾的兩側布置自動噴淋系統(tǒng)。防火門、防火卷簾與防火墻應緊密結合,其高度應有所限制。它們的特點是開、關方便,在使用上較為靈活。
(3)水幕分隔法。按照《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采取水幕分隔法的噴水高度不應超過12m,且不應有可燃物或其他可燃的構件,擴大火勢的蔓延。在設置的水幕上應保障其具有較大的空間,噴射方向應向上部,避免和防止煙火借助上部空間蔓延。水幕分隔法的優(yōu)勢是使用高度較高,兼具防火卷簾的靈活可控性,同時滿足空間布局美觀的要求。這種方法在需要保持美觀性與造型藝術的大空間建筑中非常適用,例如展廳與展覽館等[2]。
2.2 自動滅火系統(tǒng)設計
(1)雨淋系統(tǒng)。大空間建筑如果發(fā)生了火災,其特點一般是火勢大、蔓延快,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采用雨淋系統(tǒng)進行消防滅火,控制火勢發(fā)展。目前較為常用的是隔膜式水滴雨淋系統(tǒng),它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相連,當報警系統(tǒng)監(jiān)測到有火災發(fā)生,就在第一時間打開雨淋系統(tǒng)的電磁閥,從而達到快速有效的雨淋滅火效果。
(2)遙控消防炮系統(tǒng)。該滅火系統(tǒng)的特點是射程遠、作用范圍大、水流量高,在使用時一般都是人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進行手動操控,適用于一些火災發(fā)生后不容易得到控制的大空間建筑,例如工廠車間、油庫等。
2.3 防排煙設計
(1)自然排煙。自然排煙是不借助任何的器械設備,僅依靠建筑自身的設計與自然因素來進行排煙,例如借助火災發(fā)生時的建筑內(nèi)外溫差以及室外風壓作用,促進室內(nèi)煙氣排出。這種排煙方式不受電力或設備的限制,而且只要設計處理得當,同樣能夠起到非常有效的防排煙作用。
(2)加壓送風。這種防排煙設計方式,是通過借助送風機等設備,對需要進行保護的大空間建筑內(nèi)部區(qū)域進行持續(xù)性的送風,保持正壓,防止煙氣蔓延至需要保護的區(qū)域。
(3)機械排煙。機械排煙方式借助排煙風機地作用對著火處進行強迫送風并同時排氣,達到排除火災煙氣的作用。
除了上訴的幾點之外,還需要做好大空間建筑的安全疏散設計,例如合理設置消防安全通道,科學配置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事故照明等等。
3 結語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過后,全球經(jīng)濟提升尤為迅速,不論是生產(chǎn)活動還是生活活動,都對建筑空間的大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大空間建筑的數(shù)量也呈爆發(fā)式增長,例如隨處可見的商場、展覽館以及劇院和工廠車間等,基本都是大空間建筑。在我們使用大空間建筑,享受大空間建筑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還需要做好消防設計,這樣才能提高大空間建筑使用的安全性,確保人員與財產(chǎn)安全。
參考文獻
[1] 楊培成.大空間公共建筑消防設計難點及對策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3(4):47-49.
[2] 畢明.性能化設計理念在大空間房中房建筑中的應用[J].武警學院學報,2013(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