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會
蒼穹下的一棵樹,歷經(jīng)歲月洗禮,汲取天地精華,孕育了提琴精靈。經(jīng)過匠人的裁選,木料在陽光下風干,在暗屋里靜默,幾年孤獨的修煉,凝精聚魄,靈氣十足,一塊平凡的木料變成了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成功就是這樣,潛心修煉,才能終成正果。承受修煉的孤獨,才能享受花開一瞬的絢爛。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忍辱負重,最終滅吳雪恥。柴草之上,他輾轉(zhuǎn)反側(cè),孤獨地舔舐心底的傷痛;不眠之夜,他伴著清冷的月光,凝心于劍術(shù)的修煉。他忍受了常人難忍之苦痛,終于締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傳奇。他似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長河,他的意志照亮后人前行的夜路。跌跌撞撞的人生旅途,就是有了先人的啟迪,才讓我們擁有無盡的勇氣,堅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經(jīng)過孤獨的修煉,才能如涅槃的鳳凰,浴火重生,翔于九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睿智的唐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將大唐推向鼎盛。而他曾經(jīng)咀嚼的孤獨又豈是常人所能承受?被朋友誤解,被長史算計,被兄弟排擠,被父親疏遠……任憑風吹雨打,他沒有消沉,文韜武略,默默蓄積。終于,玄武門之變,他先發(fā)制人,成就天下。修煉是孤獨寂寞的,是凄涼悲壯的,是苦痛煎熬的,然而不專注修煉,何談輝煌?一豆燈光下,泛黃的史頁銘記:成功是汗與血的結(jié)晶,是無數(shù)次的失敗與挫折打磨成的舍利。只有經(jīng)過孤獨的修煉,才能如破繭而出的彩蝶,翩躚起舞,定格永恒。
“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季羨林以“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當選感動中國人物。無限風光的背后,是終其一生無法擺脫的孤獨。年幼寄人籬下,婚姻無法自主,天倫之樂不能盡享,陷入爭議漩渦無力掙脫,而學術(shù)上的孤獨是最痛苦的孤獨。盡管世事紛擾,他恬然鉆研,在喧囂中積淀得學富五車;面對物欲橫流,他淡然筆耕,在沉浮中修煉得才高八斗。“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頂桂冠,足以考量九十載孤獨修煉的爐火純青。只有經(jīng)過孤獨的修煉,才能如穿越千年的寶劍,歷經(jīng)滄桑,鋒芒依舊。
幽谷的蘭,是參悟了蝕肌浸髓的孤獨,才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馨香。金秋的菊,是品味了眾花凋落的孤獨,才綻放出璀璨奪目的艷麗。成功,因孤獨的修煉而倍顯光彩。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在人生突圍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遍體鱗傷,可能會心神黯然,朋友,堅韌不拔地挺??!孤獨的修煉就這樣考驗你,因為,此時,成功或許已在你的門外徘徊。修煉不僅是承受孤獨的苦楚,還要舍得放棄繽紛的誘惑,忍痛割舍濃情蜜意的繾綣,在喧囂塵世中做一個衣錦夜行的隱者。
悠揚曼妙的琴音響起,靈魂在千古絕唱中蕩滌,你是否會為孤獨的修煉喝彩?歲月變幻,滄海桑田,走過孤獨的修煉,大器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