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州
2006年,美國人創(chuàng)造了“惑怒”(pizzled)這個單詞,它是“困惑”(puzzled)與“憤怒”(pissed)的組合,用來形容“我和你在一起,你卻掏出手機給別人打電話”的感受。當年,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會感到受傷和憤怒,但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了。2015年2月的中國春節(jié),很多大家庭的除夕夜是在各自刷微博、發(fā)微信、搶紅包中度過的。美國一位中學老師發(fā)現,學生的閱讀專注力也許受到了信息碎片化的影響。從5年前開始,即使是成績好的學生也開始認為,古典名著句子太過復雜,太難讀。成年人專注力減退更加嚴重,一位廣告代理人抱怨說:“幾年前在廣告公司做提案,我們可以播5分鐘短片,現在必須減少到一分半鐘才行,如果不能馬上吸引他們,他們就開始看短信了?!?/p>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曾說:“信息消費的是人們的專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們越不專注?!眰惗卮髮W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對1100名公司員工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那些不停在電話、短信和郵件等多任務中來回切換的“信息狂人”的智商會暫時性下降10分,這相當于一整晚沒睡,比吸食大麻對智商的暫時性影響還要大。
如果你也正為此困擾,那真應該讀一讀丹尼爾.戈爾曼的最新著作《專注》。丹尼爾.戈爾曼是大名鼎鼎的暢銷書《情商》的作者,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在本書中,作者把專注力劃分為三種類型:內在專注、對他人專注和外在專注。要過上美滿的生活,這種專注力缺一不可,而且我們都要熟練運用。而對于商業(yè)領導者,這三種專注力更加不可或缺。內在專注,可以使他們聆聽直覺和價值觀的聲音;對他人專注,使他們與客戶及員工的關系更加和諧;外在專注,可以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商業(yè)世界開拓疆域。
《專注》帶給我們的好消息是:專注力與肌肉的原理很相似,使用不當就會退化,使用得當就會增強。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巧妙的練習,進一步鍛煉和增強“專注力”肌肉,甚至對存在注意缺陷障礙的大腦進行修復。
正念或其他形式的冥想,是作者身體力行推廣的方法之一。谷歌公司甚至開發(fā)了一門課程“自我搜索”,其中設計了增強自我意識的體驗內容,包括運用身體掃描冥想、體會內在的感受。正念練習增強了專注力,特別是執(zhí)行控制能力、工作記憶能力以及保持專注力的能力。每天20分鐘的小練習,連續(xù)4天,就能看到效果。正念練習在美國很多不同的團體中得到應用,比如軍隊的隨軍牧師、耶魯大學法學院以及世界500強企業(yè)通用磨坊。
“專注力”(attention)一詞來源于拉丁語“attendere”,意思是向前延伸。我們對專注力的運用能夠塑造并決定我們的經驗,甚至我們的世界,正如《星球大戰(zhàn)》中尤達大師所說:“注意即現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