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浩翔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2—0106—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而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驅力。成功的教學不是實行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讓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使學生體驗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以長者的身份去壓制學生,要與學生平等對話,真誠傾聽,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要善于使用賞識和激勵,使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課堂提問時也應注意不能超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要求,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否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缺失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當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學習興趣時,就會產生很高的學習熱情及頑強的學習意志,敢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適時設疑
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也就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過程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學會科學探究所需要的各種技能。探究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設置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生探究時,教師要演好一個主導者及參與者的角色,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有所收獲,同時還能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一課時,筆者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本班學生拔河的錄像,然后問學生:“拔河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最后得出結論:摩擦力太小。筆者又提出:“由這個事例大家猜一猜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由于體驗深刻,猜想結果輕而易舉地得出了: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這一生活實例的引入,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濃厚的學習興趣隨之而生。
三、做好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多數(shù)學生都會對實驗操作感興趣。教師應該滿足學生想動手做實驗的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了增加實驗效果,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猜想實驗結果,自己設計實驗步驟。
比如,做大氣壓實驗時,將浸濕酒精的棉花放在廣口瓶內,點燃棉花,并讓它燃燒一會兒,然后將一只剝殼的熟雞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雞蛋在瓶內、外壓強差作用下,被壓入了瓶里。用塑料刻度尺做實驗:使刻度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邊,一手將刻度尺另一部分緊壓在桌邊上,另一手撥動伸出端,回答幾個問題。1.能聽到什么?觀察此時刻度尺處于什么狀態(tài)?2.當振動停止的時候,還能聽到聲音嗎?通過學生親眼觀察,親手實踐,體驗到物理知識的廣泛應用,體驗到探究物理知識的無窮奧妙與成功的喜悅,學生就能保持旺盛長久的學習興趣,并將之轉化成學習動力。
四、聯(lián)系生活實例
在物理教學中,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具體直觀地對比,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探究,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
例如,學過“摩擦起電”后,引導學生解釋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尾巴──鐵鏈;學過“焦耳定律”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排除電熱淋浴箱插頭被燒焦的故障;學過“慣性”后,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車子沒有停穩(wěn)以前,千萬不能從車上跳下;學過“密度的應用”后,引導學生分析怎樣鑒別戒指的真?zhèn)蔚取?/p>
五、利用實踐活動
物理實踐活動解脫了課堂和書本對學生的束縛,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者為主動的參與者,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和才華,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物理實踐活動的途徑有很多,按物理課外活動學習的方式,可將物理課外活動劃分為:自主活動學習(如小論文、小制作、應用實驗)、合作活動學習(如社會調查、一物多用、分組實驗)、探究活動學習(如操作實驗、研究性學習實驗)。就初中階段而言,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我們開展的物理課外活動主要是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小調查。學生通過“四小”活動,加深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體驗了物理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保持了學習物理的興趣。編輯:謝穎麗